标签:
杂谈 |
朋友,或许你见过宝鸡乡村街道白天耍的各式社火,可你见过晚上演的黑社火吗?
黑社火就是在晚上耍演的社火,它主要流行于甘肃天水地区以及宝鸡西部山区的部分村镇。由于山里娱乐活动很匮乏,因此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黑社火便成了他们每年必看的节目。
黑社火的表演以唱为主,舞为辅。以唱为主主要还是串唱民间小曲,同时还包括跑花灯、对唱、打鼓、小丑、舞狮等技艺。它是一种纯民间的文艺品种,没有图形、没有曲谱,更没有文字剧本,只是通过世世代代艺人们的口传心授而在民间流传。社火小曲中,唱腔词调有很多种,有“瓜女婿转丈人”、“卖货郎”、“绣荷包”、“孟姜女”等,每一个曲子三句为一个调,都具有浓厚的乡情味。
一般第一个出场的节目也是最精彩的节目,名曰“跑花灯”。也有很多人认为,黑社火的出彩节目应该是“舞狮”。
过去耍黑社火的人以中老年人为主,而如今头戴黑礼帽,身穿运动衣的“男身子”为古老的“黑社火”增添了不少时尚元素。现如今,农家女孩也已成了“黑社火”的表演主角。每年正月初四到十五这段时间,是陈仓区赤沙镇太安村黑社火表演的鼎盛时期。一般从初四下午开始,黑社火化妆师便忙碌起来,他们是村上的巧手能人,几十人的打扮化妆全靠这三四位化妆师。由于条件所限,化妆用品非常简单:一些油彩,几盒鞋油,墨汁、粉笔……如此简陋的条件,却能让演员们个个“如花似玉”。
每天晚上,只要有黑社火演出,就会有很多村民领着小孩前去观看。甚至有些人还会跟着社火队伍去邻近的村子再赶一两个场子,等社火队彻底演完走了,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看着太安村老老少少古朴豪放的表演,听着他们高亢洪亮的唱腔,人们所有的冲动,所有的灵性都被激发出来。有了这样的一场社火表演,人们第二天走进田间地头时,那种熟悉的旋律也依然会在耳边回旋,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生命激情的真实流露,是他们平凡生活里的精彩瞬间。难怪乎黑社火会如此吸引民众而经久不衰!
补记:二月廿四早上,石家庄下了一夜的雪停了。昨晚看过《新闻联播》,下楼去看纷纷扬扬的雪,雪给建森的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毕竟天气开始转暖了,等到天亮以后去拍雪景的计划也泡汤了。(地面上出现了雪水……拍出来也会很难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