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立春,人们开始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秦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春了,但大部分地区仍可能有霜冻出现,个别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立”=开始,“春”=季节。农谚有“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的说法,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六九”大顺,所以今天也是一个好兆头。
早在春秋时就把立春作为节令的记载,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示春天从此开始。(到西汉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刘安《淮南子?天文训》)。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1913年时的国民政府正式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