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历史存档☆ |
24日9时许,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出动一架米-17直升机,在厚厚的云层间捕捉到一丝间隙,单轮悬停在堤坝上,将5名抢险施工指挥员和部分物资投送上唐家山堰塞湖堤坝。下午,这架米-17运载8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和简易工具,再次飞往唐家山堰塞湖,但湖上空只有白茫茫的浓雾,被迫返航。
唐家山堰塞湖被水利部专家列为1号风险,据新华社报道,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回良玉在成都主持召开前方指挥部紧急会议,专项研究部署唐家山堰塞湖排险问题,要求下最大力气,争分夺秒排除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果断决定,将以工程机械开掘引流明渠为主的方案变为机械施工与人工爆破“双管齐下”,以突击队徒步行进、人工爆破为主的新方案。上午,空中能见度非常低,原定用直升机往唐家山空运大型挖掘器械和人员的计划再次受阻。下午2时许,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已搬到擂鼓镇,一片白色大帐篷有序排列,帐篷附近是数十台大型挖掘机械。武警水电部队、空军、陆军航空兵、成都军区某集团军、海军陆战队和11架直升机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随时准备开向唐家山堰塞湖。
5月25日从空中俯视唐家山堰塞湖,湖水已经淹没两岸部分建筑。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下午3时,这支部队和成都军区共1800人的突击队,每人携带10公斤炸药和干粮、锨镐,十字镐、两天干粮等物品向北川唐家山堰塞湖进军,准备炸出导流明渠,排除险情。虽然从突击队在北川县城的出发点,到唐家山堰塞湖的直线距离仅有32公里,但中间要翻越两座大山,山上不断有飞石落下,十分危险,即使一路顺利,预计也将需花费9个小时。如此恶劣的天气下,原定用直升机将推土机、大卡车等重型设备空运到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并在坝顶凿开一个引水槽的方案,已经无法顺利完成。
5月26日零时35分许,武警水电部队一总队携带炸药,徒步到达唐家山堰塞湖坝底。
5月26日,米-26直升机在向唐家山堰塞湖坝顶吊运挖掘机
当日,绵阳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作全面展开。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8日凌晨,绵阳地区开始普遍降雨,由于唐家山上空能见度差,影响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空运物资进度,坝顶的机械设备急需“口粮”。所幸中午天气好转解了空运之难。到17时,南郊机场共起飞10架次直升机,运送了10余名水利专家以及油料、食品和设备等物资。为了保证工地油料供应,中石油和成都军区提出解决油料运输安全的方案。29日14时许,天空刚刚放晴,擂鼓镇上空又出现了白色米-26大型直升机的身影。早已准备好的油罐车立刻被吊上天空,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急需的柴油解了燃眉之急。
29日,绵阳市及北川县普遍降雨,唐家山堰塞湖集雨面积增加,加大了堰塞湖大坝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避险疏散指挥部决定启动三分之一溃坝撤离预案。此前,已经有部分群众提前转移。本次撤离共需转移群众19.75万人,需出动5300多名解放军和预备役人员协助地方政府转移群众。在撤离完成后,指挥部将组织人员进行地毯式搜索,确保疏散不漏一人。为确保撤离工作准确到位,绵阳市实行每个市级干部分片包干,转移不力引发恶性后果的,要坚决追究责任。
随着午后天气逐渐好转,空军抓紧向抢险工地抢运油料等物资,记者在现场看到,几架大型直升机来回穿梭于唐家山堰塞湖上空。每隔10分钟左右,就有一架直升机运来一罐油料。到晚上7时,已抢运30多吨,基本能满足未来几天的施工需要。
水位持续上涨,越来越多的房屋、道路、农田被淹。图片来源:新华社
此刻:
若唐家山堰塞湖全溃,绵阳需撤离13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撤离,困难诸多,“这么多人出去,吃、住、行、卫生,怎么解决?走了以后,这座城市空了,谁来管?比如昨天晚上那场雨,大家怎么办?如何做到有序撤离,不伤不亡?这挺不容易的!”5月29日,绵阳市常务副市长左代富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还有一个难题:“上游的水到底什么时候下来?时间上、规模上难以确定。也许我们撤出去,没有水来;也许水来了,还撤不赢,都存在这些可能。我们是从最坏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以确保这次万无一失。我们的目的就是镇定有序,不能慌,现在是冷冷静静思考问题。群众万众一心,非常团结,这就是个力量。”
“目前,泄洪槽进口高度七百四十米,那么现在堰塞湖水面距泄洪口高度还有四点一四米。” 现场一位水利工作人员分析,以2日14时统计的日上升水位一点一八米计算,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自然泄流时间将会推迟。唐家山堰塞湖上下游设置了七个计算机实时监测点。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中科院工作人员正通过MIWAVE宽带无线监控系统,严密观测、分析唐家山堰塞湖的水文、气象、水工变化情况。
3日,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表示,唐家山堰塞湖因其堰塞体巨大、余震威胁、气象条件恶劣,在采取了多种措施后,仍处于极危险状态。
中新社6月4日报道,国家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专家组组长刘宁在3日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唐家山堰塞湖因其堰塞体巨大、余震威胁、气象条件恶劣,在采取了多种措施后,仍处于极危险状态。
刘宁详细分析了唐家山堰塞湖目前所面临的确定与不确定的危险性。
目前,已确定的危险性有四:一是据统计在形成堰塞湖以后,因洪水和上游降水引起溃坝的概率达93%;二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坝高124米,如不采取措施,其所形成的水头达到60到80米就极具危险性;三是唐家山堰塞湖上游流域面积是3550平方公里,经水文专家测算,上游如有两个毫米降水,坝前水位就会上涨一米;四是唐家山堰塞湖区域还在不断遭受余震,特别六级以上余震的影响,这些分析和认识表明唐家山堰塞湖处于高度危险状态。
刘宁称,唐家山堰塞湖的危险还有四个不确定因素:一是堰塞湖的堰塞体是受到地震引起的滑坡体构成,其土石结构短时期内很难查清楚;二是唐家山堰塞湖上游所控制的流域内降雨、气象变化难以预测,山区小气候变化频繁。据资料显示,该区域6月平均降雨量为140毫米,7月是360毫米,8月是330毫米,上游降水对湖容(蓄水量)的影响很大;三是堰塞体有薄弱的地方,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此次工程措施就是找到了其薄弱面,顺沟开凿,最深的开挖达到13米,如果遇到岩石,开挖的速度就没有这么快。但也许还有其它的薄弱点没发现。四是目前在唐家山堰塞湖淹没的上游漩坪乡,还有是二千多万立方的滑坡体。刘宁表示,这一滑坡体如何滑动?将造成什么险情?目前还不清楚。但它若下滑,就有可能形成管涌,就有可能造成唐家山堰塞湖溃坝。这是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同时参见
四川在线
2008-06-04 )
最新消息[6月5日23:20]
中新网:
据水利部最新消息,6月5日14时,唐家山堰塞湖湖区治城水位站水位739.08米,较今日8时水位(738.85米)上涨0.23米,相应蓄水量为2.175亿立方米;坝前水位738.71米,较今日8时水位(738.50米)上涨0.21米。
另新华网:位于唐家山堰塞湖下游60公里处的江油市九岭镇将于5日19时实行交通管制,全镇人口17862人,涉及范围42.65平方公里。截至13时28分,江油市九岭镇已经完成泄洪区内8个村1个社区10441人和牲畜的撤离。
本文同时刊登于新华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