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2007-08-06 13:10: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存档☆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

          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鸳鸯,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

       “衣冠禽兽”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