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娱乐空间☆ |
十月生辰石 欧泊
欧泊,在矿物学中属于蛋白石。
化学成分:含水的二氧化硅。非晶体,多呈块状或葡萄状、钟乳状产出。性脆似玻璃,断口贝壳状,光泽有变彩效应。所谓变彩效应是指:转动宝石时,随着光源照射方向的不同,而出现缤纷多彩的闪光,这种闪光因变化急剧,故称变彩。欧泊宝石半透明到微透明。基本色(或称底色)呈黑、乳白、淡蓝、桔红等。
欧泊宝石外观非常光润,是宝石中颜色最为灿烂美丽者,其瑰丽多变的彩色令人赞叹不已。一般宝石的颜色均与色素离子或化学杂质有关。如蓝宝石的颜色与含铁离子有关,但欧泊的颜色及变彩却是由欧泊的构造特点所造成。欧泊由含水的二氧化硅球粒聚集而成,颗粒间有规则的间隙,对光起光栅作用,从而使欧泊出现艳丽的变彩。
欧泊一词来源于梵语的“巴王刺” ----宝石。在欧洲,欧泊被认为是幸运的代表。古罗马人称它为“丘比特美男孩”,是希望和纯洁的象征。我国和日本人也同样非常喜爱欧泊宝石,但也有一些西欧人不喜欢它,认为欧泊变幻无常的色彩不吉祥。
欧泊自古以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在《辍耕录》中所称"屋朴尔蓝",就是今日的欧泊。明、清时,称欧泊为白宝石、骊珠、闪山云、五彩石,同其他宝石一起,为宫廷珍宝。
欧泊宝石那变幻迷人的色彩,恰似七彩的梦,给人以神奇的遐想。人们把欧泊作为十月诞生石,是希望和安乐之石。
宝石界一般把美丽的欧泊宝石按基色分为三种类型:
黑欧泊,由于是黑色底色,所以变彩更显华丽夺目,成为欧泊宝石中的名贵品种。黑欧泊的底色不仅有黑色,还有深绿、深蓝、深灰和褐色等,以黑色为最佳。南方称“黑山云”或“闪山云”。由于底色较深,所以各种彩色的反光愈显瑰丽多姿。黑欧泊出产在澳大利亚著名产地“闪电岭”。这种欧泊价值最高,重3克拉者,每克拉售价200-1500美元;重5克拉者为上品,每克拉售价高达3万美元。
白欧泊,一种底色为透明无色或乳白色,贵蛋白石品种。有蓝、绿、红单色变彩和二色、三色变彩。宝石上朵朵变彩,犹如银白天幕上浮现的彩虹。白欧泊底色透白与变彩辉映鲜明为优质。按白欧泊彩色的表现特点亦有高低贵贱之分。以墨西哥产的最著名,日本俗称“墨西”,无色透明者称“白墨西”。
火欧泊,底色为桔红色、橙黄色、淡黄色,有各种变幻色彩。白欧泊与火欧泊同属中档宝石。
欧泊宝石因为不同的底色,不同的变彩效应,因此贵重程度也不同。
变彩的特点:片状星彩效应为好,彩片大者更佳;而星点状、丝状变彩效应就逊色许多。
变彩的种类:双色或多色变彩(有称七彩)的效应比单色变彩效应价值要高。
变彩范围:无论怎样移动宝石,都能看到变彩者为佳品,反之会直接影响宝石的价值。
另外,底色对变彩亦有直接影响。白欧泊和火欧泊,就因底色和色彩对比不强烈,所以不如黑欧泊变彩好。如同放焰火,一定在天黑后放,而不能在白天放的道理一样。
在研磨宝石时,一定要注意变彩方位的选择,如果选择得好,就可使变彩效果达到最佳程度。因此,要因料取形,不能因款式而影响变彩效应。欧泊常有绺裂,研磨时不但要把绺裂去掉,更要注意变彩效应。
欧泊宝石虽然绚丽迷人,但却很娇嫩,由于它性脆、质轻、研磨时一定要小心,不仅要注意变彩方向,更要注意重量,因为欧泊是以克拉计算价值的。在抛光时尤要注意,切不可因过热而使宝石炸裂,还要禁止火烤、曝晒。
欧泊宝石主要产在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北部的闪电岭。另外,墨西哥和洪都拉斯亦有欧泊产出。
欧泊宝石的加工款式,以不规则的素面、平面为佳,不宜磨制面宝石。要因材取形,没有具体的规定。
十一月生辰石 黄水晶(托帕石)
黄玉的矿物学名称亦为黄玉,又称黄晶,在我国宝石界又称“托帕石”。
化学成分:是一种含铝氟和羟基的硅酸盐。斜方晶系,晶面发育,柱面、双锥面,产出清晰。柱面有纵纹。解理完全。晶体一端底面解理呈八边形断面。透明到半透明。玻璃光泽。颜色有黄色、蓝色、粉红色、淡绿色、橙色、无色。
托帕石是英文的译名,源于红海扎巴贾德岛,该岛又称“托帕焦斯”(译音),意为“难寻找”。因为这个岛常被大雾笼罩,不易被发现而得名。在这里,托帕石要和传统叫法的"黄晶",即"黄水晶",和“黄玉”,即“软玉”中的“黄玉”相分开。托帕石因硬度大和颜色美丽,而成为自古以来比较贵重的宝石。但因产生出较多,再加上黄水晶可以以假乱真,使托帕石的声誉受到一些影响。但那些天然的酒黄色品种,特别是天蓝色品种,仍然是比较贵重的宝石。浓黄色,色似黄酒,中国古称“酒黄宝石”,国外称“东方黄宝石”,或“巴西黄宝石”。是托帕石中最优品种。
托帕石是十一月诞生石,又是结婚十六周年纪念宝石,佩戴它象征友情和幸福。
托帕石主要用来加工成各种翻光面型宝石,美丽和晶形完整的晶体更受收藏家或博物馆的青睐。
我国广东台山县的黄玉产品,经处理后变成了娇艳的天蓝色,已跃入国际市场。世界著名托帕石产地为巴西、美国和前苏联。我国去南、广东、新疆、内蒙古等地常见的托帕石为无色。
十二月生辰石 锆石 绿松石 青金石
锆石为矿物名称,旧称锆英石,风信子石,透明者作为宝石,称锆石宝石。
化学成分:硅酸锆
四方晶系,多是四方柱和四方双锥的聚形。透明至半透明。结晶完整的晶体多为“高型”;晶体极差或无晶者为“低型”。
锆石的颜色有红、橙、红褐、黄、绿、蓝和无色。一般我用无色、蓝色和红色品种。色散高,有金刚光泽。
锆石的成分中含有放射性无素铀(U)和钍(Th)。但含量很低,远低于安全系数。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地佩戴锆石装饰品。
锆石是一种性质特殊的宝石。它有较高的折光率和较强的色散,无色或淡蓝色的品种加工后,象钻石一样有较强的出火现象。由于它在外观上与钻石很相似,因而被誉为可与钻石媲美的宝石。
早在古希腊时,这种美丽的宝石就已被人们所钟情。相传,犹太主教胸前佩戴的十二种宝石中就有锆石,称为“夏信斯”。据说,锆石的别名“风信子石”,就是由“夏信斯”转言而来,流行于今天的日本,我国的香港及内地。
锆石一名源于阿拉伯语的朱之意和金色之意,而古印度曾称锆石为“月蚀石”。这也说明这种宝石的颜色常见于红色、金黄色、无色。同时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锆石在古时的阿拉伯、波斯和印度地区就十分受欢迎。
大家知道,许多东西经过热处理就可以变性,锆石也是如此。如果对低型的锆石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其就会变成无色透明晶体。比如:斯里兰卡的锆石多为绿色低型的,经过热处理后,颜色明显变淡,成为高型的锆石宝石。我国海南省产的红色、棕色锆石,经过热处理,可以变成无色的。
宝石界把锆石、绿松石、青金石同列为十二月生辰石,象征胜利,好运,是成功的保证。
我国有部分红色或棕红色的锆石,不经改色处理,也可直接研磨成美丽的宝石。但应该注意,我国红低型锆石也是二色性较强的宝石。如果从红锆石某一方向上看是红色,而从另一方向看,又是淡色或接近无色。所以,加工时,必须按一定方向研磨,让红色出现在磨型正面。
锆石的著名产地有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我国云南出产的锆石一般需经加热改色处理。
由于百度空间文档字数限制,本文只好切分。
请根据自己出生的月份打开如下四季链接分别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