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胃、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2008-04-20 18:31:00)
标签:

杂谈

中医认为饮食物主要在口腔、胃、脾、肝、小肠、大肠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医学常以脾胃来概括消化系统,西医学所讲的消化功能,胃肠功能与中医所讲的脾胃功能有相同之处,但又不完全等同。中医的脾胃病,常见于西医学的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疾病.

中医的每个消化道器官都有与之相互网络的经络系统。比如胃的经络直接与脾相连,这就说明了中医的胃与脾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就是胃有接受、容纳饮食物及初步消化的功能;脾主运化,就是脾有将胃内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以营养各个组织器官,维持生命的功能。脾或胃无论哪一方面功能失调,都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产生相应的病证。如胃纳反常可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或多食易饥等症状,而脾运失调则表现为食后腹胀、便溏等现象。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将受纳而来的饮食物,经初步消化,下降传送于小肠,并通过小肠和大肠将残渣下输,这就是胃气主降的功能;脾将饮食物的营养物质上输,通过心、肺的帮助,将营养灌输至全身,并维持内脏的功能,这就是脾气主升的作用。如果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胃气上逆的症状,还会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调,产生便秘、腹胀等;而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出现头昏目眩、泄泻、脱肛和内脏下垂等病证。脾气升则强健,胃气降则和安,脾升胃降可保证饮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因此维持脾胃升降的正常功能,在调理消化系统疾病中是十分重要的。

腐熟功能:对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腐熟功能需要脾阳和胃阳促进胃的蠕动,还需有胃阴的润泽。若胃火亢进,则表现为善食易饥或胃中灼痛、口苦口臭等症状,若胃阳不足,则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脘饱胀等胃弱症状;若胃阴不足,则可见胃部隐痛、口咽干燥。

胃气以降为和:胃气有使食物从上至下由胃传输至小肠、由小肠传输至大肠的功能,相当于西医学胃、小肠和大肠的蠕动功能。胃气以降为顺,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会引起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返酸等症状。

胃喜润恶燥:胃依靠胃津的濡养才能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胃津不足,则胃体失养而干燥,日久则胃气失和,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

胃与脾有经络相互沟通,两者关系密切,胃阳功能需要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小肠的泌清别浊和化物功能,也有脾的参与,由此可知,脾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的脾与西医学的脾脏不同。中医所描述的脾的形态,和西医学中的 胰腺类似,而脾的功能与胃肠有关。如脾的阳气能温煦鼓动胃的受纳与小肠的泌清别浊功能;脾气的传输直接关系到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的代谢等。从上而知,中医的脾,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与西医学的脾脏不同,不能将两者混淆。


  中医认为脾为脏、属阴,主运化,喜燥而恶湿;而胃为腑、属阳,主受纳,喜润而恶燥。脾与胃在经络上相互沟通,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胃肠道疾病,可根据上述的不同功能,区别是脾病还是胃病,分别给予调治。但由于脾胃在结构上有经络互相沟通,在功能上相互作用,关系极为密切,故脾胃常常同病。在调理脏腑的时候,我们应该将脾胃当作一个整体,以和脏腑作为原则,脾胃兼顾,健脾养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