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任性的太平天国人为啥改名成疯?(图)

(2014-12-31 22:38:08)
标签:

洪秀全

太平天国

天京

太平军

李秀成

分类: 秋雨看娱

揭秘:太平天国的人为啥改名成‘疯’
    再过一个多小时就是2015了,在200年前的1月1日,1814年1月1日 (农历腊月初十),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诞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创立拜上帝会,深入广西,以宗教发动农民群众。于1851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 清咸丰元年)1月11日举行金田起义,编组太平军,颁布《太平军目》,又以“十款天条”严明军纪。起义初期敌强己弱,遂率义军乘虚蹈瑕,于转战各县中寻机歼灭清军,保存和壮大自己。同年3月,在广西武宣东乡被拥戴为天王,随建五军主将制。及克永安(今蒙山),又加封五主将为东、西、南、北、翼五王,诏明诸王俱归东王杨秀清节制。1852年6月,在湖南道州(今道县)采纳杨秀清意见,确立“专意金陵”的战略方针,围长沙,克武汉,下九江(今属江西),于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后渐轻敌冒进,同时开辟北伐、西征和保卫天京三条战线,兵分力单,导致太平军北伐全军覆没。后改变战略,于1856年夏从西征战场调集大军,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军势复振。但以不善处理领导集团内部矛盾,酿成天京内讧,军事力量大受削弱,形势急遽逆转。洪秀全自兼军师,艰苦筹维,1858年重立五军主将制,选拔、重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军心复振。同年冬,二破江北大营,又获三河大捷。1860年春,采纳干王洪仁玕、忠王李秀成的计策,奔袭杭州,调动清军,取得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的胜利。为救被湘军围困的安徽安庆,多方调遣兵力组织解围,皆告失利,安庆终于1861年9月陷落。1862年(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清同治元年)5月,湘军对太平军取大包围之势,曾国荃部进至天京城下。为急于解围,严催李秀成等“十三王”率兵自上海、浙江前线回援,于天京城外与湘军大战45日,未能破围。随命李秀成取道江北,远攻敌后,不仅未能调动湘军,兵力反遭重大损失。洪秀全深居天京,一再从各战场调兵回救,战略陷于被动,战局由此日蹙。1863年12月苏州失守,天京危殆。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建议,徒自坐困。次年6月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国遂告败亡。洪秀全以一乡村塾师走上武装斗争道路,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于政治上缺乏驾驭全局、维系内部的能力,军事上稍逊韬略,故开国丧国,兼于一身

       明末陕西农民起义,最初的起义首领几乎都用的是假名,什么点灯子、不沾泥、射塌天、革里眼,五花八门,煞是热闹,究其原因,是这些人虽然造反,他们的妻儿老小却还在老家当大明百姓,隐姓埋名,为的是不连累家人

  太平军举家随营,而且笃信天父天兄能帮他们打下江山,自然不屑前辈们那种躲躲闪闪的窝囊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改名,恰相反,太平天国上自天王洪秀全,下至普通一兵,改名蔚然成风。

  洪秀全自己的名字,按他儿子的话,是“天安的”。他本来谱名仁坤,小字火秀,开始传教之初,就假托天父旨意,改名洪秀全,这是因为上帝叫“爷火华”,自己名字当然不能有火。不但如此,秀全这两个字可以很方便地拆开来做文章,后来金田起义,上帝会就大玩拆字游戏,编造什么“三星高照日出天”,什么“三八廿一,禾乃玉食,人坐一土,作尔民极”,合在一起就是洪秀全要当帝王。这招显然十分好使,直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生命的最后几年,他还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编造着新字谜。揭秘:太平天国的人为啥改名成‘疯’

  不过洪秀全可不是只有一个名字,他自己记载,上帝让他改名时嘱咐,他“下凡这几年”,有时候要叫洪秀,有时候叫洪全,这大约是为了保密和逃避清方追查;后来当了天王,他给自己起了个小名“洪日”,这自然是因为他自称太阳之故。

  洪秀全的重臣、大将中,改名字的也很多。比如北王韦昌辉和弟弟韦志俊,原本叫韦正、韦俊;大将李来芳,本名叫李开芳;名医李俊良,原本叫李俊昌;英王陈玉成,原本叫陈丕成;答天豫薛之元,原本叫薛小。

  其中有些人甚至改了不止一次姓名。如忠王李秀成,本名李以文,改名寿成,又改名秀成;赞王蒙得恩,本名上升,改名得天,又改名得恩;奏王赖世就,本名赖九,改名赖世国,又改名赖世就。

揭秘:太平天国的人为啥改名成‘疯’

  封建时代各朝都有“避讳”,帝王的名字不可以随便用于其他场合,如果是双名,一般规定不能连用。太平天国对避讳的爱好,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天父天兄的名字,洪秀全父子和东西南北翼五王的名字要避讳,一些不好的字眼,如丑、亥(和“害”同音)等要避讳,甚至有些常用字,如师(只许用于军师、先师、后师等)、龙(只许说“宝贝龙”而不许用于取名)等也不能用,“王”、“主”等看上去比较“威风”的字同样不允许用。这样一来,许多姓都不得不改,王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大姓,洪秀全表哥家也姓王,可因为王这个字不许用,王姓都被迫改姓汪或者黄,太平天国境内因此连一家姓王的都找不到;洪秀全不许一般人姓洪,安徽人洪容海加入太平军第一件事就是改姓“童”,他后来投降清军,第一件事就是把姓再改回来。同样,赖世国改赖世就,蒙得天改蒙得恩,也是为了避开避讳词。李俊昌改李俊良,是因为北王叫韦昌辉,有个昌字;李开芳改李来芳,则是因为翼王叫石达开,有个开字。

揭秘:太平天国的人为啥改名成‘疯’
  从蒙得恩等人的几次改名(因为避讳上帝的上改名得天,又因为避讳“皇天”的天改名德恩)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避讳有逐渐加强的趋势,但也有例外,后期由于天京之变和石达开出走等,昌、开这些原本避讳的字变得百无禁忌,李俊昌、李开芳也因此恢复了本名,而因为洪秀全儿子洪天曾的出生,而不得不改姓“永”的太平军将领曾天浩、曾天养、曾水源等,也总算有了认祖归宗的自由。

推荐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