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陷的教学楼首先为该校高三学生上了苦涩的一课。高三学生的中学阶段即将结束,距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分分秒秒都都很珍贵。所幸,他们并无生命危险,但是,教学楼塌陷留给他们的心理阴影,恐怕永远无法消除。老师们辛辛苦苦为他们构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疑也会发生大面积塌陷。他们或许会问:课本上的那些内容,老师们平时教给我们的,怎么和现实生活反差这么大?
如果说教育局直接承包的,那么,这塌陷事故理应由教育局承担主要负责。教育局也不要一个劲的推卸责任了,如果说没有质量问题那怎么会坍塌了呢,而且还不到半年时间。现在把问题推给施工方是个愚蠢的行为,当然,施工方肯定也有责任,但是,建大楼的时候教育局难道没看到这是豆腐渣工程吗?怎么就验收合规了。并且,这等危险的教学楼为何还投入使用了,这不是教育局的责任还是谁的错?否则,这里面就是有腐败的秘密!
教学楼的塌陷,看起来是一个极端事件,暴露的却是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积弊。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不少事件,让学校从边缘走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新学期伊始,上海几家企业生产的中小学校服被检查出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学生健康。此事引起家长群体和全社会对于校服问题的广泛关注。更早的还有,在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曝出学生营养餐存在不卫生、非法牟利,甚至向家长预收营养改善费等问题,引起家长的不满,舆论的谴责。
这哪里还是教书育人的学校?简直就是人人想吃的“唐僧肉”。学校之所以成为很多人看着要流口水的“唐僧肉”,无非利益二字驱动:看到“唐僧肉”,不少人就动了心,都想来分一杯羹。教学楼塌陷,校服质量不过关,“营养餐”没了营养,无一例外,都是招标采购环节出了问题。以“问题校服”为例,上海质监部门抽检发现,一款学校订制的摇粒绒冬装学生服中含有可致癌的芳香胺染料,而这家生产企业在过去三年间曾四次因质量问题登上过质监部门“黑榜”。此外,教学楼塌陷事故我们只看到了宣传部教育局在忙碌,却没看到其他安监等相关部门给出结论。如果说以宣传部出调查定结论,那可信度又有多少呢?事已至此,民众最关心的是,受伤学生究竟有多少人,这工程当初是教育局哪个领导负责的,施工单位是谁,这学校的所有教学楼是不是都是豆腐渣大楼。当然,更重要的是还要追究这些人的责任!否则,豆腐渣不止,学生性命就无保障,说不定就在上课间,突然就会发生楼毁人亡的惨剧!种种怪相,和政府部门责任追究不力,行政监管缺位、社会监督缺失不无关系。而这些问题,教育行政部门难辞其咎,首先应该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