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祭生父”究竟是脑残最秀or道德沦丧?(图)

(2012-07-25 10:40:36)
标签:

杂谈

分类: 秋雨闲谈

  “活祭生父”究竟是脑残最秀or道德沦丧?(图)
   近日,在湖北武汉街头,一小伙活祭自己的生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这小伙透露,他没钱给父亲看病才被逼出此下策,而对于那些围观群众来说,这活祭生父一事恐怕没有单纯没钱那么简单,这样大肆公开拜祭父亲,不是在诅咒他老人家吗?于情于理说不通啊!

老人被“活祭”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因为老人脑袋里长了个什么东西,在北京打工的儿子贺银海无法筹集二三十万的医疗费,表面看来,是希望好心人给几个钱而已。

这种违背中国传统道德的活祭生父行为,能得到路人二三十万元的巨额施舍吗?肯定不可能。贺银海自己也承认这是一场秀,活祭自己的父亲,很残忍,也有违传统伦理,但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贺银海活祭生父到底是在“秀”什么?先看看有关现场的报道。羊城晚报说,在长沙活祭生父现场,只要有人一凑过来围观,就会收到传单,宣传贺中民的英雄事迹活祭现场摆放的2米高的宣传海报上说,贺中民是中国好父亲,是湖南邵阳市邵东县的建设之父。揭开这个邵东县“建设之父”的本来面目,就知道其中原委。

现年72岁的贺中民,1958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后又读过大学,毕业后在湘中地质队从事地质勘探,1982年调入大禾塘建筑公司担任技术员、施工工程师。期间历时8个月,牵头完成邵东县开发区建设一期工程的规划工作。他的一位叫申国定的工友证实,他工作很踏实,人就有点太老实了,不过他技术很好,我们邵东县第一个新汽车站、工程学校等都是他设计的。”

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如果供职于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虽然没有那么高尚的“英雄事迹”,单凭“工作踏实”、“技术很好”,以及牵头开发区建设的规划工作,正常情况下,必定是一位具有副处级以上职务或享受相当待遇的高级技术人员。至于50岁以上的副处级或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公务员,医疗费该如何处理,是不需要在此展开说明的。

很不幸,贺中民不属于以上编制,他一辈子仅仅是一个企业技术人员。一个企业退休职工看病在“制度”上与公务员是无可比性的。

更不幸的是,他60岁那年企业改制了,他莫名其妙地变成不需要上班的“下岗职工”了,虽到了退休年龄,也无人通知他办理退休手续。再后来,这家企业又变成了私人企业,而贺中民与其他同事的“档案差不多都丢失了”!

个人档案有多重要呢?《红楼梦》里有一段对太虚幻境的描写。贾宝玉很不幸梦游了那个地方,看到了很多“档案柜”,分成“正册”、“副册”、“又副册”。那里分类的,都是人们的“档次”。贾宝玉偷看了档案,决定了他不得不出走的命运。

已风烛残年的贺中民,假如档案不丢失,即便是“副册”中人,起码也有基本医保,有最基本的养老金。然而,这一切他都没有!

由于家庭特殊原因,他的儿子一直都不知道他老爹并不是“退休人员”,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活祭”举动,以期引起社会关注。

有人说,古人卖身葬父是大孝,活祭生父则是丧尽天良。对于道德的谴责,人们无话好说。

但有一个现实问题是摆在这里的:父亲的“身份”丢失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找回来,因为只有找回老爹的身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问题。上访吗?人们都知道上访在很多地方是被认为“不利于和谐稳定”的。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对于人们的一种规范,是维持一个社会秩序的无形和有形的规矩。有一种比道德与法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制度对于社会责任的公平性。古人卖身葬父,男子卖身为奴,女子卖身为婢,虽然受到千古赞颂,如果当时的社会承担了那些无钱葬父之人的下葬义务,比起“卖身葬父”来说,这个社会是不是更道德一些?我们无法苛求生产力低下的封建制度下的古人,但在“共享改革成果”的今天,在一部分人生老病死被“包养”的情况下,是不好对“活祭”行为的道德水准做准确评判的。甚至包括那些为父母治病而卖身的女孩子,以及为妻子治病而行骗的北京男子。

最近人们热议的“牢”有所养、“牢”有所医,就是有人因养不起老、医不起病才变着法“犯罪”进监狱的。这又道德吗?肯定同样不道德。同比那些贪腐的官员生活,真不知道谁更低下。只能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化”时代,只要不直接损害他人权益,只要是某种无奈之举,人们的宽容心也多元一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