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廖祥光深圳孝道廖惠莲杂谈 |
分类: 秋雨闲谈 |

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昨日一早,59岁的老父廖祥光和儿子廖某再次发生冲突,廖祥光的衣服被儿子撕破,身体多处受伤,左肩膀上被儿子用牙齿咬得鲜血直流,光明新区东周派出所已经介入调查。
这名殴打父亲的儿子,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对于记者“为何要打父亲”的提问,廖某以“家庭矛盾”四个字回应,并称“你们还要管啥,(我和父母)反正都这样了,无所谓了”。
据廖祥光说,他之所以被儿子打,是为了替老伴廖惠莲讨说法。廖祥光说,去年4月份发现儿媳妇李某怀孕后,廖惠莲来深圳照顾媳妇,结果媳妇瘦了,儿子就对母亲破口大骂,还动手打母亲,结果把廖惠莲气回了老家。
昨日,看到一则官员深圳的某公务员打骂父母,并将父亲赶走的报道,当然受到激怒的也并非是笔者一人,顿时这种行为遭到万人谴责。作为个局外人,旁观自清,也只能站在道德与法律的层面来说事,关键的还是要在乎这个公务员自己的反省态度。当然今早笔者也看到新闻,此公务员已经向父母道歉并得到了谅解,这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作为父母爱孩子,要在很大程度上容忍孩子,当然这种暴力对待父母的行为是不可以容忍的。既然孩子已经站出来表示道歉与悔意,那么作为上人,理应给予机会改错。
“深圳一北大毕业公务员殴打亲爹
说轻点,这是一个孝道问题,说重点,这是一个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哪个社会能容忍虐待老人的事件发生?哪个社会能让个体不对父母尽孝道?孝道是可教的,最初大多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作为主要途径,具有特殊的模仿性。但近年来,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的改变,使教育功能大打折扣。我们对孝道的继承常常停留在空泛的道德说教上,没有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对于个体来说,知不深,情不重,意不明,当然行不笃,由此就出现了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骂母亲是猪”怪象。因此,我们当然要大力抨击这种现象,并且社会要介入,找到救治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反思我们的孝道教育,否则,就只能是就事论事,不能阻止下一个非孝道事件的到来。
就当事者的公务员身份来说,也不宜把之归为家庭私事行列,而应看作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伦理问题。常识告诉我们,从社会道德的转变来看,公务员的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公务员的道德效应,从微观上看,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问题,是局部性和阶段性的问题,但是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积累下来和扩展开来,就会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会影响社会的风气和风尚。正因为如此,对“深圳一北大毕业公务员殴打亲爹
孝道是社会一切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精神价值基础。古人说,要推己及人,要行忠恕之道,就是将对父母、兄弟的亲情推及于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孟子所说的“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境界,但是,当一个公务员连自己的父母都辱骂时,我们还能奢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