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宋高宗刑寺德寿宫赵构北宋文化 |
分类: 秋雨闲谈 |


首先,宋高宗自青年时代起甘苦备尝,自身始终保持着简朴的品德。他不热衷女色,餐食简便,每餐仅面饼、馒头和煎肉。虽定居杭州,却时常回忆起当年南迁的艰难岁月。他不喜好奢侈品,“尝诏有司,毁弃螺钿淫巧之物,不可留。”北宋亡后,有人送来当年宫中的几斗珍珠,都被宋高宗投入河中,北宋末年的荒淫朝风从此销匿,南宋百年的基业也就此奠定。
其次,宋高宗对法制建设颇为留心,他提出了“立法贵在中制”的法律思想,认为法律过重或过轻都无法取得效果,只有符合常情,才能行得通。“为法不可过有轻重,惟是可以必行,则人不敢犯。太重则决不能行,太轻则不足禁奸。”为了秉公执法,他常常阅读司法奏折至半夜,反复斟酌,因此也要求司法部门对工作同样认真不懈怠,“朕在宫中,每天下奏案至,莫不熟阅再三,求其生路,有至夜分。卿可以此意戒刑寺官,凡于治狱,切当留心,勿草草。”
宋高宗的仁厚还体现在他对待普通宫人的态度上。据说他在德寿宫进御膳的时候,每次都要准备两副碗筷,自己想要吃的菜,就单独夹出一份,饭也单独用调羹盛一碗,而且每次夹出来的饭菜都会吃得干干净净。吴皇后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因为多余出来的饭菜是要留给宫人吃的,他不希望让他们吃他的残剩食品,所以单独盛出一份来自己吃,如此体贴的言语,谁敢相信居然出自一个著名的昏君之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