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2011-01-17 23:07:46)
标签:

寡妇

贞操观念

封建社会

一夫一妻制

分类: 秋雨闲谈

    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过去有个词叫做“寡妇”,按现在的话说应该叫做“丧偶妇女”,有的人认为“寡妇”这个词存有不尊重女性的含义,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没有这样的成分,寡,就是缺少,孤单的意思,妇就是妇女了,孤单的妇女,单身的妇女,有的朋友一定会说再找一个男人就不孤单了,可是这是现代,若是搁到古代那是绝对万万不可的。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女子保守自己的贞操比保全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所谓保守贞操,其意即一个女子,或是一辈子不和男子发生性交关系,或是只和法定关系人发生性交关系,否则就是“失贞”。“失贞”包括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再嫁和被强奸等等。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女子,而不适用于男子。男子和妻子以外的女子发生性交关系,充其量只可谓是“失德”,却没有人指为“不贞”,贞操观念是古代社会中男子专为女子而设的一种律例。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在《礼记》中有一个词“寡妇不夜哭”,意思是说身为寡妇,要安心守节,不能在深夜里哭泣。还有一句中国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俗话叫做“寡妇门前是非多。”寂寞的深夜里,一个人悲伤地哭泣,是不是想男人了?还是被某个男人欺负了?这是为社会道德和舆论所不允许的。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从明清两代众多文献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当时绝大多数的寡妇,年龄在十四岁至三十岁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女性情感的旺盛期,也是性需求最强烈的时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极渴望异性的爱抚。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寡妇们被迫只能望“性”兴叹,这是对她们正常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摧残。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妇女守寡是痛苦而漫长的,为了抵御难奈的寂寞和感情的饥渴,她们采取了种种的办法,甚至为自己设置了一些非人道的藩篱,试图让自己达到心如枯井、欲望全无的境界。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真是让人不忍。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有的寡妇守寡后,不愿走出家门一步,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来往,特别是与异性的接触。《明史·烈女》记载了一件悲惨的故事,如却县李胡氏二十五岁守寡,发誓终身不出家门。一天邻家起火,大火烧到她家,家人赶紧过来救她,她却把七岁男孩从门口交给嫂子,然后“抱三岁女端坐火中死”,宁死也不出家门。
  这样的例子,据《广州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广东南海县有一朱黄氏,很年轻时就守寡,她“动遵礼法”,从不踏出家中大厅半步,被当时人称为“女君子”。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还有的寡妇,忍受不了寂寞,渴望再嫁,但是,这在封建社会是绝对不容许的。如明代景泰年间,河北有寡妇“不安于室”,试图再嫁,其家族以此为耻,族长率领族人“合群以殴杀之”真是极端残忍。
  有的寡妇守寡后,全身心投入做生意上以积累财富排解寂寞。《高密县志》记载,乾隆年间高密县寡妇傅单氏守节三十余年,“持家有成”,以致“家业五倍于原产”,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富豪、女强人。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有的寡妇忍受不住寂寞和感情的饥渴,往往会主动追求人欲。《清稗类钞》记载这样一件事:秀才赵蓉江受聘到东城寡妇陆氏家教书。一天晚上,赵蓉江正在读书,陆氏敲门说:“先生一个人睡很孤独,今晚风月很好,就让我为你陪睡吧”。先不论陆氏的行为是否道德,但她表现出一名正常女性对性的渴求,这正是当时多数寡妇强烈性需求的有力见证。
  此外,为极力克制性欲的渴求,有的寡妇还会以截发、断指、自杀等自残方式来设法排解心理与生理的苦痛。但是,也有的克制不了,从而采取自慰、通奸、改嫁等实现生理上的满足,这些都在有关的文献中都有所记载。
  总的来说,明清时寡妇的生活是清苦、寂寞和孤单的,揭示了传统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身心健康的双重压迫。我们也可以从中管窥明清女性的社会生活状况。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由此看来,贞操观念的从无到有,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进步,它对于破除群婚杂交的性关系,巩固一夫一妻制家庭,使后代能够健康、正常地繁衍,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同时,它又是单方面施加给女子的枷锁,贞操观念自形成之日起,就日益浓缩化、强烈化,逐渐成为女子的最高社会责任,同时成为对女子的一种十分残酷的精神压迫和肉体虐害,这又是需要批判与否定的。这正如私有制的形成与随之而来的压迫和剥削同原始社会相比,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在现在和将来它还是要被批判、被消灭一样。揭秘:古代丧偶女人如何打发孤单(图)
  在一夫一妻制建立以后,特别是在封建制度之下,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男权制个体家庭终于定型化。由于这样的家庭具有单一性和封闭性,所以必然特别突出了男权家长在家庭中主宰一切的地位,女子进一步变成了男子的“禁脔”和附属品,不得让别人染指。同时,宗法制度的确立使人们更加重视香火延续和子女继承,为了确保子女是出自自己的血统,贞节观念就进一步被强化,甚至达到了骇人的程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