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世界创意产业之父

(2011-07-11 21:06:51)
标签:

中国

创意产业

创意经济

约翰·霍金斯

文化创意

分类: 创意案例
约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世界创意产业之父,创新模式的推动者,英国著名创意文化产业研究专家 。
John Howkins教授是英国经济学家,国际创意经济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宪章》的负责人和英国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2001年,他在《创意经济》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被称为“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先生是国际创意产业界著名专家,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宪章的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的主席及创始人之一。 
  约翰·霍金斯毕业于基尔大学获国际关系文学学士学位,获英国建筑师协会颁发城市设计文凭 
  约翰·霍金斯是哥伦比亚国际互联网公司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该公司的顾问,他还是Equator集团、电视投资公司、世界学习网及其它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创意商学院的主席。 
  他曾为美国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欧盟委员会、联合国、IBM、韩国信息战略发展研究处、伦敦发展机构、新闻集团、日本公共广播电视台、星空电视、墨西哥Televisa电视台、时代华纳环球影视提供咨询。他曾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摩洛哥、波兰、新加坡、英国和美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公司及政府提供咨询。多家机构提供咨询。 
  约翰·霍金斯先生是林肯大学创意产业领域的客座教授,出版了“沟通在中国”,“创意经济”,“CODE:数字化经济中的协作及所有权问题”和 “了解电视”等著作。他经常进行各种演讲及宣传。 
  1997年英国布莱尔政府听从了霍金斯的建议,开始扶持创意产业,由此被称为“创意产业之父”。 
  约翰·霍金斯先生在1982-1996年期间与时代华纳及美国电影频道在欧洲合作负责电视运营。他在1985-1990年期间是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的执行负责人。他目前是英国银幕咨询理事会的副主席并曾担任伦敦电影学校的主席及独立制片人协会的副主席。约翰·霍金斯先生曾在1998年担任欧洲音影会议的协调人,担任2003年EDGE:创意产业论坛的共同负责人。 
  作为创意经济的权威人物,约翰·霍金斯频繁访问中国,在重大会议、论坛、电台和电视上发表演讲,并多次受邀就政府政策和商业策略问题提出咨询意见。他是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兼客座教授,上海创意及创新学院院长,并且担任上海创意产业协会和上海创意产业中心顾问。他于1979年首次访问中国,完成著作《中国大众传媒》(1982),用第一手材料记录、研究了中国发展中的电视、电影、出版和通讯产业。目前参与的主要工作包括,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设计双年展,亚洲文化合作论坛.
约翰·霍金斯最先提出创意产业的定义与分类,且多次参与北京、上海文化创意博览会与论坛活动,对中国的创意产业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与影响。 
  约翰·霍金斯对创意经济提出新的观点:创意并不被艺术家所垄断,任何人-科学家,商人甚至是经济学家都可以有创意。 
创意如何成为商业利益的主要驱动力,如何扶植商业行为? 
企业如何通过创意及创新上的竞争来实现真正的增长? 
  霍金斯在他的《创意经济》一书里提醒我们人类创造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总有一天会超越我们所拥有的物质数据的价值。 
  自上世纪末英国政府率先提出发展思路后,创意经济的概念迅速在全球走红,纷纷被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提高至战略发展层面。约翰•霍金斯在其代表作《创意经济》中指出,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霍金斯表示,因为创意经济依赖于人的一些创意、想法,所以这个发展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具体来说,当前全球创意经济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创意不容易被观察。霍金斯说,创意经济时代将是一个崭新的社会,所有的元素都是新的,所以关于相关原则的教育至关重要。 
  二是创意经济需要全新的概念和标准。创意经济的核心价值并不是来自于资本、土地,而是人们的想像力,所以工业经济价值标准,包括利息、利率的变化,与人脑中创意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三是知识产权的问题。如何维护对创意的所有权,需要平衡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另一方面则是收益。 
  四是更多的合作。霍金斯说,将各种不同的声音融入在一起,相互吸收,结果会更好。
约翰·霍金斯:中国创意产业还缺乏个性
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创意园”———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区昨天落户杭州,早报记者对受聘为实验区顾问的“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作了专访。霍金斯介绍,依靠挖掘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来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创意产业,在全球以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产值快速发展。   
  “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创意文化特点,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但对中国却始终无法归纳,因为目前的中国创意产业还缺乏个性,让我无法总结。”霍金斯告诉早报记者,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中国还没有电视广告,但那时他就很强烈地感觉到中国的个性文化。现在,中国已成为创意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却没有很好的表现出特有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个性。      
  霍金斯表示,中国并不缺乏创意元素,缺乏的是“写剧本”的人,这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目前,政府部门建立“创意园”是很有效的举措,不过,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频繁建立“创意园”就显得有些做作。政府要做的是营造自由表达的环境,鼓励出好点子、好创意;制定政策时,应及时与业界沟通,更多地采用“对话模式”。     
  约翰·霍金斯是国际版权、媒体及娱乐业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知识产权宪章》起草负责人和提供创意及知识产权咨询的创意集团主席及创始人之一。“如果我有一个‘中国最佳创意城市’的奖杯,我会把它交给上海,因为上海最可能成为中国创意产业领导者。”他说,一个国家一般只有两三个创意产业发展的焦点城市———在中国,这样的城市只有北京、上海。不过,北京虽然文化积淀深厚,但在商业性、开放性、开拓性方面与上海还有差距。      
  “目前上海的优势在表演、设计、电影、出版等方面,这与伦敦的情况非常相似。”霍金斯认为,上海应该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而杭州的动漫产业和艺术积淀在中国是顶尖的,可以成为上海的补充。 
霍金斯:知识产权是新世纪的货币

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人约翰·霍金斯表示,知识产权是新世纪的货币,版权局是21世纪的央行

与其他国际大师们相比,被誉为“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人约翰·霍金斯显得颇有些另类。

  “知识产权是新世纪的货币,版权局是21世纪的央行。”25日,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的霍金斯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中的“货币”,那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人就是发“货币”的人。

创意时代到来

  “对中国的创意产业事业,我很有信心,虽然说起步晚了,但是发展起来,速度一定很惊人。”霍金斯说。

  他的创意经济源于20多年前的反思,那时候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开始迅速发展,成为不可阻挡之势。他开始感觉到,人们被这些技术冲昏了头脑,过于重视它们的发展,以至于正在丧失人们富于创造的想象力。

  他认为,无论信息多么丰富、无论技术多么快速发展和神奇,它们终究不能拥有思想,从事创作。

  一组被反复引用的数据反映了创意产业的现状: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

  霍金斯用英国和美国的例子指出了创意时代的到来。据了解,在最早提倡创意产业的英国,2001年英国创意产业的产值达到1125亿英镑,占GDP的5%,超过任何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并且成为英国雇用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同年在美国,仅创意产业中的核心版权一块,就占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5.24%。

  从原来的影视公司到现在的版权商标公司,霍金斯对创意产业的关注也为他迎来了事业的第二个春天。如今,除了自己经营的版权商标公司外,霍金斯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帮助许多国家、城市、公司去探索和管理创意,特别是如何将他们的创意转化成经济收益。

  用“点子”换货币

  “版权产业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更是产业、商业以及融资方面的意义。”霍金斯指出,一个好的“点子”可以卖钱,必须被赋予某种形式的专利。十几年来,著作权、专利、商标法以及其他法律所有权体系逐步健全,这些法律让人们的“点子”真正变成钱。

  “洋葱圈”是霍金斯脑海中的创意产业模型:核心圈是内容,它是版权产业最核心的中间圈层,包括故事、音乐等;知识产权主要是围绕内容的价值和运用,而合同契约则是连接权利人和其他商业人之间的纽带。

  霍金斯认为,广告、建筑、艺术、工艺、设计、电影、音乐、出版、游戏、广播等都是创意产业门类。创意要变成流通中的“货币”,这就要求管理者拥有高品质的团队,拥有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管理好契约和商业关系,而这些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来自法律意义的支持,包括契约有效性和合约商业价值。

  “其次是财务管理。”他进一步解释,通常来说一些企业要开发一个创意产品,可能需要投入进行前期开发,最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就是:把前期的研发和服务变成资产写在财务表格上面并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未来收益部分的投资。这样,创造力就具有了实质的特质,是投资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司价值,尤其是在评判一个企业管理团队水准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此外,为了更好扶持促进创意经济发展,他认为还需要拥有懂得产业的专业人才,如会计师、律师等,可以对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体系有一个新的评估。

  霍金斯坦言,目前针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国际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尤其是数字媒体产业,这个产业的发展存在未知和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企业管理团队和投资者在无形资产评估上有较大的争议和分歧,在一定程度上让产业处于停滞阶段。

中国的创意经济不可限量

  在霍金斯看来,中国的创意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在政府的“自上而下”和民间“自下而上”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的“创意热”已预示其前景不可限量。在这一过程中,创意经济媒体将会对中国创意产业产生助推器的作用。

  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已经开始颠覆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以往的驱动力主要是向美国等国外地区出口低附加值的工业品,而今后的产品不但有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创造。未来有关科技、绿色、环保的创意产业将大有所为。

  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件产品通常要经历“设计发明”、“生产制造”、“分配销售”、“消费使用”四个阶段,当工业经济变为创意产业,线性的链条就变成了循环链条。任何一个在生产、分配、消费中拥有创意的人,都可以改变原有链条结构。

  目前,霍金斯也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商学院”移植到中国来,更好地帮助中国的公司去探索和管理创意,特别是如何将他们的创意转化成经济效益。

从生态学角度看创意

    约翰·霍金斯认为,看一个城市是否是创意城市,除了看具体的统计数字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精神状态。要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待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创意不仅仅是个体的,更是整个创意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产物,它受政策环境的影响,是否有自由宽容的氛围是政策环境影响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意经济与北京提出的文化创意产业有重合之处,但不能画等号。

    杨淦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指出,北京大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相同之处,但也不应画等号。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使人的居住环境、生存状态发生变化。比如说创意酒店,这个酒店的建筑创意、服务创意等等,使人的生存环境有鲜明的特征,如环保、有文化内涵、使人惬意等。他还指出,在全世界都重视发展创意经济的时候,北京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曾为六朝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无关系,现在北京人均GDP达到7000多美元,消费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建议建立北京艺术中心

    杨淦认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给文化赋予新的生命,使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的产品,否则文化就变成了古董,古董只有少数人才消费得起。比如说故宫的文物,现在有不少复制品的出现就是创意,它使一般的消费者都能买到这酷似世界稀有文物的商品。文物走进了大众消费。文化创意可以从中西文化融合中获得灵感,比如说在后海的四合院里可以一边喝咖啡一边感受皇家遗韵。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双方集中探讨的话题之一。双方一致认为,应该打造一个能够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平台或通道,建立一种有效的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体制与机制,目前,这方面还刚刚起步,尚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就如何加强中英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约翰·霍金斯建议北京应该考虑建立一个艺术中心,成为中英创意产业互动交流的平台。整个艺术中心近似于艺术特区,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听取一些产业内的声音,对他们进行引导;中心的运作和管理可以委托专业人士去做,可以聘请一些中外艺术家来这里,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激发创意。杨淦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表示将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竭尽全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文化贸易要从“孩子”抓起

    中西文化贸易是不对称的,当下中国的贸易顺差惊人,但文化贸易的逆差也同样惊人。杨淦指出,“中国许多精彩的演出,在国外只能是免费的午餐,进入不了人家的主流演出市场。”据了解,近几年在图书进出口方面,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逆差达到了100∶1以上。杨淦表示,“文化是一种关乎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现象,文化贸易直接影响到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与地位,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尽快加以扭转。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要找好切入点,要从外国的娃娃抓起,了解国外小孩子的喜好。”

    双方就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问题,谈到了“文化例外”。“文化例外”一词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中,法国人意识到了国家和民族文化独立的重要性,反对把文化列入一般性的服务贸易,认为在文化领域内不能适用WTO贸易自由原则,旨在保护本国文化不受外国文化冲击。“文化例外”要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基础。法国人谈“文化例外”抵抗美国好莱坞文化入侵,与法国有强大的电影工业有关。“没有产业大发展,就没有文化大繁荣,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发展,需要市场的推动,否则不会长久繁荣。”杨淦表示。

    美国向中国输出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国小孩子很沉迷,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代的价值观,但实际上在美国《魔兽世界》是限制级游戏,小孩是不可以玩的;日本把中国的《三国演义》改编成日本式的;美国人把《花木兰》改编成美国式的,这些改编都不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韩国的粽子也被联合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首先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我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中华文化复兴的表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和而不同’,这有利于世界和谐发展。”杨淦认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