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永恒:欧美基础教育中两极分化的奥秘

(2012-03-26 20:48:57)
标签:

徐永恒

家教

教育危机

教育本质

教育交流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欧美基础教育中两极分化的奥秘

徐永恒

 

    我们的学校,到了初中、高中,一定要给孩子们开设恋爱课,到了想谈恋爱的年龄却不会谈,以至于要杀人,会做几道数理化题又有什么意义!

 

 徐永恒:欧美基础教育中两极分化的奥秘

曾经如花的少女

 

    两则揪心的新闻让我深信,我们的教育正陷入危机,这场危机正从家庭延伸到学校,随后也将延伸到社会上,事实上已经延伸到社会上了。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因为纠缠着向一个美貌的同龄少女求爱,被拒绝后竟然向她泼洒打火机油,点燃焚烧,导致她面部、颈部、胸部严重烧伤,一只耳朵被烧掉。他毁掉的不仅是一位善良少女的容颜,更毁掉了受害人全家的安宁,毁掉了他正在接受的教育的底线!

 

    一个同样年龄的少年,因为不满母亲在寒假为他安排的补习太多,在家中用哑铃锤杀了母亲。预谋弑母的他极度冷酷,竟然镇静地欺骗妈妈说:“妈,我给你准备了一样东西,你把头低下,把眼睛闭上不准看。”妈妈就闭上眼睛,把头低下,然后他拿起准备好的哑铃,砸向妈妈……这一锤,砸掉了我们对教育的多少美好的期望和想象!

 

    正处于青春年华,都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和全家关注的中心,持续十几年的以成人为目标的国民基础教育即将毕业,可这两位少年却亲手犯下了如此骇人的罪行,真的令人感慨教育的无用、学校的失败和家长的失责。

 

    一个即将进入弱冠之龄的男子,爱慕一个女子几乎是天然的,可是,他却不懂得何为爱,不懂爱一个人就要全身心地为她好,而不是得不到她就把她毁掉。那个弑母的少年在供述杀人动机时说的话,也显示他根本不理解妈妈的苦心,他只是强调:“我可以不用学习了,不用压力那么大了。”

 

    这样强烈的反差实在是必须触动我们重新检视教育的本质了。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健康成长,为了这个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转化,为了这个个体能拥有健全的精神和具有自我特色的能力去开创未来的人生,争取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享受高品位的生命体验。教育的本质绝不是为了培养光宗耀祖的名校才俊、擅得高分的应试机器、提高升学率的政绩工具、谋取高职位的文凭阶梯。

 

    这样的道理,说来简单,可在如今的中国,几乎没有人,包括教师和家长能真地相信,能真地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落实在孩子身上。原因不仅仅是各人的主观,客观的原因也十分坚硬。

 

    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外教育重新开始交流时出现的一段趣事。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访问中国,看到我们的中小学校,孩子们都在刻苦地学习,回国写出报告称,中国的下一代必将赶上美国,因为美国的下一代玩得太多,而中国的下一代学习更刻苦。不独有偶,一个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美国,看到美国的中小学校,安排大量的时间、场所用于孩子的体育锻炼、艺术表演和交际往来,埋头学习数理化的孩子只是少数,同样也得出结论认为,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抓紧学习来说是要好过美国的,中国的下一代有望赶上美国。

 

    世纪之交,我也出国去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发现了前任专家们美国之行时同样发现的问题,但说实在的,当时我没有完全明白原因所在,回国后又历经数年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察,我才发现了欧美基础教育阶段中两极分化的奥秘所在。

 

    所谓欧美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两极分化,就是只有少部分从小表现出学术特长的孩子才会像我们的孩子那样成天埋头于数理化公式中,其余大部分孩子除了学习基本的文化外,大量时间都用于体育锻炼、动手活动和人际交往,这样他们长大离开学校后,大多拥有一副结实健康的身板、一颗阳光开朗的心灵,他们未来的职业无非是做一个社会需要的蓝领工人、一个超市或百货店的营业员,这两样东西比考试得百分重要得多、有用得多!

 

    可是,国内的激烈竞争和收入差距,使这种建立在均衡发展、均等富裕基础上的成人教育根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片面追求的是“成才教育”、“成功教育”。

 

    然而,害人、弑母的这两则触目惊心的新闻,还是向望子成龙的中国“虎爸”“虎妈”们发出了警告:不顾孩子的天性和特长,逼孩子成才其实有巨大的风险,教会孩子做人才是最基本的教育。它也要求我们的学校,到了初中、高中,一定要给孩子们开设恋爱课,到了想谈恋爱的年龄却不会谈,以至于要杀人,会做几道数理化题又有什么意义!

 

    (注:本文编辑版发表于《家教》杂志2012年4月号,题为《逼孩子成才不可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