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韩寒具有“全球影响力”,奇怪吗?

韩寒照片(来自互联网)
徐永恒
4月5日,新华网援引广州日报的报道称,近日公布的2010年的《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等政坛人物纷纷上榜。同时,在这个候选人名单里还有中国青年作家韩寒的名字。
报道称,虽然这个“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在线投票的截止时间为5月1日,韩寒是否能当选还是未知数,但国内网友们的意见已经“满天飞”,韩寒粉丝们纷纷到《时代》的网站为他投票,反对者则质疑:“韩寒什么时候具有全球影响力了?”
本博认为,《时代》周刊将韩寒列入“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无论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都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
“韩寒什么时候具有全球影响力了?”不知道提出这一问题的质疑者,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这不是一个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已经被事实所回答的问题。简单点说,当中国具有全球影响力而韩寒又在中国具有很大影响力这两个客观条件都具备后,韩寒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全球影响力了;准确点说,韩寒具有全球影响力大约是从几年前开始的吧。
因此,韩寒具有全球影响力,不全是韩寒个人的因素,而是因为中国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最大的转型国家,拥有最多公民的国家,正在带领世界走出经济危机低谷的国家,正在推动大国外交、倡导建设和谐世界的领导者国家,作为了他的土壤、他的背景、他的分母。换一个中国人,比如他叫寒冷,只要在某些方面做得比韩寒更有影响,列入这个候选人名单也很正常。比如,“中国民工”不也曾入选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吗?不过他们是群体,是沉默无名的大多数,不符合《时代》周刊遴选一年一度的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的个体要件。
那么,韩寒具有多大的全球影响力?这个定量的问题倒是一个真问题。不过离答案揭晓的日子已经不远,这里可以不讨论,等待在线投票的结果就是。当然,在线投票的结果只是在线投票的结果,不能说成是别的结果。凡是投票,就不能要求百分之百的准确,更不能要求百分之百的公正;就像代表投票,只宜理解为是代表自己的投票,如果非要理解成被代表的人们的投票,有时是与事实相背离的——除非通过科学的投票选举的机制设计,来尽可能实现代表投票尽量符合被代表者的投票意愿。因此,不参加在线投票的人们认为韩寒的全球影响力很小或完全没有,作为一种看法存在当然也是可以的。
本博感兴趣的倒是,除了他所属于的国家,韩寒是从哪些方面引起了《时代》周刊及众多推荐者的关注,把他拉进“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榜单的?从报道中看,《时代》周刊从2004年开始每年评选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按照“领导人与革命家”、“创业者与企业家”、“科学家与思想家”、“英雄与偶像”以及“艺术家与娱乐界人士”五大项目,选出当年全球在各行各业引领风潮的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在我看来,除了“创业者与企业家”,韩寒在剩下的四个项目中列入候选人,都是完全成立的。
首先,韩寒显然是一个领导人,当然我们不能允许他成为一个革命家,他自己恐怕也不这么想。不说那些选他当上海市市长、教育部长、文化部长、宣传部长的玩笑话,韩寒在这个社会上事实上起着一种领导作用,当然,他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不是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力,不是通过自己掌控的资源——这些他都没有,而是通过自己的文字、有时加上自己的行为。
其次,韩寒显然不是一个科学家,他研究自己翻车的结论都很不科学,而是诉诸封建迷信。韩寒是不是思想家,不太好说,这个问题留给思想家去讨论好了。事实上,韩寒文字中和口头上所表达的思想,几乎都只是常识,只不过我们对这些常识遗忘已久,一旦被人说出来,还以为又是新的思想呢。我想,韩寒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个思想家,非要给他加上这个称号,他会认为是在骂他,也是在骂他属于的国家,骂他属于的时代。但是,在这个社会上,韩寒显然在起着一个思想家的作用,前不久有个教授说:“中国大学所有的教授加在一起,抵不了一个韩寒”,说的就是知识分子对公众的影响力这回事。一个高中退学青年,竟然顶替中国大学所有的教授,来向中国公众普及一些常识,不知这是韩寒的骄傲还是悲哀?是中国大学所有的教授的失败还是欣慰?
再次,韩寒最好不要成为英雄,他作为中国青年的普通一员最好了。如果在今天的中国,竟然让韩寒这样的敬业、纳税、爱写点文章的普通青年都成了英雄,那真是有点不可思议。但另一方面,在今天的中国,像韩寒这样的青年出现的越多则越好,如果不是只有一个韩寒,而是有千万个韩寒在工作,还有千万个韩寒在成长,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甚至前途无量了。而韩寒显然是一个偶像,这只需看他的博客点击量就行了。
艺术家与娱乐界人士,韩寒和这两者都沾边。韩寒是个作家,作家可以算成是艺术家的一种,因此说韩寒是个艺术家没有什么不妥。不过,韩寒的存在本身,因其独特性,就堪称是一个艺术现象。艺术嘛,就是高度个性化,没有第二个。我知道有很多人以为韩寒是,或希望韩寒是娱乐界人士,这个想法也很有道理;韩寒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带有娱乐效果。但是,韩寒通过娱乐带给中国人的,中国其他所有的娱乐界人士都提供不了。
最后,“创业者与企业家”与韩寒也很有关系,但是他搞赛车还停留在自己当运动员的阶段,办杂志还没办到《时代》周刊的地步,以“创业者与企业家”的身份入选百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显然理由不充分。
从文化交流上讲,一种文化现象影响到国门之外且被外国人评价,就是一种有市场实际占有率的“文化出口”;外国人不理不睬,花再多的公币发行出去,都只是一厢情愿加成本浪费。韩寒被外国媒体、外国人拉进“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名单,虽然沾了伟大国家、伟大时代的光,也受益于国内的万千拥趸,但毕竟可算是当今中国少有的具有市场实际占有率的“文化出口”。韩寒具有“全球影响力”,奇怪吗?毫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问题竟然会被提出来,这就和质疑今天的中国具有全球影响力吗、今天的中国人民具有全球影响力吗一样奇怪。
2010年4月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