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改革答好春运的民生考卷

(2018-02-24 17:23:02)
标签:

铁路

分类: 社会时事

    用改革答好春运的民生考卷

家越来越近,情越来越浓。春天给予国人最初的期盼,而在家与自己之间,我们必然要完成一个叫做“春运”的旅程。这个旅程,因为有了相当于把全球人口搬了几次家的当量,所以被称为是中国人出行的精神史诗。

  以回家为主题的春运,往往伴随着抢票大战的激烈场面。“拼运气”“拼速度”,任凭抓耳挠腮也“一票难求”也展现了另一个视角的春运图景——每年春运看铁路。白云苍狗,转眼2018春运开启。今年,除了要瞄准“归家”的巨大需求,在2018年铁路春运工作新理念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话语——“让旅客体验更美好。”这句关键词,让外界对铁路春运工作得以管斑窥豹。

  新理念对接的是新常态。老百姓的出行新常态是什么,答案见仁见智,但终究有一点,那就是从以往的“走得了”,逐渐转变为现在的“走得好”:WIFI无线网络渐渐成为标配;旅途餐饮也不再仅仅是填饱肚皮;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越发无缝衔接……出行不再是位移,是表达民生诉求的载体,是“诗与远方”的延续,更是“私人订制”的享受。

  那,问题来了。如果说,出行新常态在平时能够得到中高端交通产品的足够支撑,如果情景置换到春运,这种出行新常态,就不啻是迎来一次关乎民生的大考。

  据统计,今年春运预计突破30亿,而铁路在春运期间的旅客人次也将进一步上涨,预计达到3.93亿人次。可以肯定的是,如此海量级的人流量,全球也唯有我国才能提供一揽子出行的解决方案,其他国家绝没有“可借鉴经验”以参考。

  这种“人无我有”,并非是我们已经具有自诩为交通“优等生”的骄傲,而是特定国情所赋予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前而言,在“交通强国”这道时代答卷面前,我们还是一个赶考者。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作为“先行者”,同时也是“主力军”,铁路对于即将开始的春运,又做了哪些答题准备?且看——新年伊始推出的“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继续扩大“复兴号”范围、将单日售票能力将提升至1500万张、试点返空临客票价优惠、严惩失信行为保障旅途安全等等。这些,是铁路部门最近的陆续发声,对于旅客来说,则是喜讯连连。

  除了在现实中予以抓手之外,铁路部门还在网络上持续发力——联合多方力量遏制部分网站的恶意抢票行为、提供网络购票加入微信支付、网络购票需要验证码的比例大大减少……一枝一叶总关情,线上线下的便民举措,各个都落在“让旅客体验更美好”这个鼓点之上。

  让旅客体验更美好,而“体验”二字,有着千人千面的现实语境。尤其是在“年年盼春节,年年愁春运”的老梗还未完全退场之前,要让旅客做到用脚投票的同时,还用自身的体验来评分,这种把自己置于焦点之上的举措,正是改革所赋予的勇气。

  去年底,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的18个铁路局全部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并正式挂牌。媒体称“这次铁路改革的动静不小。”改革事关顶层设计,但最终都是体现在民生之上。一样的,铁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老百姓出行的民生诉求。毕竟,让老百姓便捷、舒适的出行,这是现在的既定目标,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境界来说,铁路改革永远“在路上”。

  铁路改革永远“在路上”,而春运这场大考,则是近在眼前。每场大考,都不是轻轻松松的。也正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方得我们在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的岁月静好。因此,对于那些春运的坚守者,我们不妨说声“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