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堵车门”再敲文明出行警钟
(2018-02-24 17:07:55)
标签:
铁路 |
分类: 社会时事 |
沸沸扬扬的合肥站“高铁扒门”事件才刚落幕,宝鸡站竟然又接踵而来“等老公”第二季。难怪有网友嘲讽:“这是中国式秀恩爱”。两位女子都因为“等老公”,站于高铁车门处,无视规则和文明,其行为举止可笑又可气。她们的极端做法,也为高铁文明敲响了警钟。
高铁出行,规则不容漠视。也许,每一个急于出行的我们,都有过抢点进站的经历,甚至有过眼睁睁看高铁开走却来不及上车的遗憾。然而,不管是何理由的焦急,我们都应该先遵守按时按点上车的规则,而不该让一车守时的旅客等一等不守时的自己。要知道,无原则的“等一等”,必然会导致规则混乱,会让更多人被迫让渡自己的权利。
“你家高铁为什么不能等你?”无情的规则后,饱含着深情的守候。高铁晚点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任性的等候,让列车延误5分钟以上,可以导致调度员为后续列车变更车站台,车站接发车人员、其他车次的旅客要紧急从原定计划的站台转移到变更后的站台,对车站运输秩序带来极大的干扰。全国铁路一张图,几分钟,甚至可能影响全国路网运行。如果为了一个“堵车门”停下脚步,那么,又会有多少更急于奔赴前程的旅客受到影响呢?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降低规则的底线。堵车门的女子也好,拨打110求助“能不能麻烦你们给火车通知一下,稍微等我一下,我20分钟就到……”的男子也罢,说到底,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规则意识淡薄的体现。
高铁强国,需要我们有更高水平的高铁文明。中国高铁绵延,运营里程达2.5万公里,要确保高密度的高铁准点,就离不开高素质的高铁文明。于我们旅客来说,“堵车门”是一本反面教材,警示我们做守规则、守文明的旅客。于有关部门来说,这也是一部执法教材,果断执法也是最大的人性化。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留下自己的门,却关上文明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