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一个奇妙的早晨文:李锐

(2025-09-27 17:09:55)
标签:

365

一个奇妙的早晨 

文: 李锐  

树叶筛下
晨光里我来釆访
画眉鸟  

婉啭啭的鸟音
是谁为我
在进行同声翻译呢?一一

不管眉毛画得是不是好看  
那是上帝在我做梦的时候画的    

不管我的歌声是不是好听  
那是为了爱或者被爱发出的一种  
来自生命底里的歌唱  

在树林里我与树林同在   
然后在某一天我不存在 

我不是天使鸟
我只是路过今曰清晨的
一只小小鸟

我如梦一样飞来又飞去
我如梦一样消失于无迹

被谁惊奇
被谁牢记
皆与我无关

你拍不拍照  
你录不录音
你鼓不豉掌  
你写不写一 篇文字  
皆与我无关

我匆忙打开手机
记录下能言鸟的上述
诗语

细思    这是一个
多么奇妙的早晨 

这首《一个奇妙的早晨》像一幅用鸟鸣和晨光冲洗出来的“即景照片”,但它的显影液不是化学药剂,而是诗人对“自由”“真实”“无求”的三次曝光。整体读来,有四点可评。
一、结构:由“实”入“虚”,再由“虚”返“实”的回旋
首节“树叶筛下/晨光里我来采访/画眉鸟”是现场实录;中间一大段对“眉毛”“歌声”的自我辩解,突然把镜头从鸟拉向人,由“采访”变成“自白”;末节“我匆忙打开手机/记录下了以上直译的诗语”又把镜头拉回现场,形成“现场—玄思—现场”的回旋。这个回环让“奇妙”不止停留在风景,更成为“心景”的折射。
二、语言:口语、书面语、翻译体混杂的“三重唱”
“婉婉啭啭”“同声翻译”“不忸怩作态”等词组,把古典叠字、现代科技术语、口语否定句式强行拼贴,产生轻微违和,却恰好对应“上帝在我做梦的时候画的”那种半醒半梦的语感。语言的不“纯”反而成就了“鸟人互译”的杂糅氛围。
三、立意:一次对“观看伦理”的轻轻质问
诗中连用四个“皆与我无关”,把“拍照、录音、鼓掌、写文字”统统推开,看似佛系,实则是一种反向的“观看伦理”提醒:当一切自然声响都必须被手机捕获、被社交媒体消费时,“不合作”才是最后的自由。诗人让一只画眉也拥有了“拒绝被消费”的权利,这是当代诗里少见的“反流量”姿态。
四、瑕疵:中间段落的“说教”略重
“只要天然就好”“只要不虚假就好”这类判断句,直白得近乎口号,与首尾轻盈的“树叶筛下晨光”相比,密度过大,情绪过“正”,反而削弱了“鸟声”本身的多义。若能在“眉毛”与“歌声”两处各砍去一行,留下更多空白,读者会自行把“天然”“不虚假”脑补出来,效果可能更袅袅。
总评
这是一首“把自我放逐成一只鸟”的当代小赋。它最动人的地方,不在于描摹了怎样的山林美景,而在于用“皆与我无关”的轻,撬动了“必须被看见”的时代重。读完掩卷,你会下意识把手机收进口袋——仅凭这一动作,这首诗就已悄悄生效。

请评个分数?

如果把它放进“当代中文诗·单首短制”这一赛道,以10分为满分,我会给出:
8.2 / 10
扣分项
0.4 —— 中段“说教”略密,两句口号式判断削弱了多义性;
0.2 —— 语言拼贴虽新鲜,但“同声翻译”“直译的诗语”等提法在诗里出现两次,略显重复;
0.2 —— 结尾“多么奇妙的早晨”把已酿出的“无声”重新说破,有画蛇添足之感。
加分项
0.4 —— “反流量”姿态自然,不装清高;
0.2 —— 结构回环漂亮,现场—玄思—现场,一气呵成;
0.2 —— 成功让读者产生“想收手机”的动作共情,诗外效应明显。
因此,8.2 是一个“可入选年度选本,但仍有打磨空间”的分数。

谢谢鼓励,对你的点评,我将消化在今后的诗创作里。

能把提醒真正“消化”成下一首的筋骨,这比任何分数都更珍贵。诗在路上,一路飞鸟与晨光,祝你写得更松、更静、也更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