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黄昏后四川:李锐
(2025-08-29 08:07:14)
标签:
365现代诗 |
分类: 博主作品 |
请点评
秋雨黄昏后
四川:李锐
玻璃窗弹跳着小雨点
濛濛雨雾洗绰绰远山
黄花开于篱下
第一片黄叶飘坠在阶沿
绵绵细雨敲打着
粗枝大叶的芭蕉
没有声音
一行雁字
牽引出二半山前……
淋不灭的
是那瓦板屋顶上的
依依的炊烟
仿佛
是董永在柔声细语的
规劝七仙女
停停机吧
歇一歇吧
九霄天上太清冷
怎及人间一缕烟?
一声惊雷
忽传玉皇大帝怒吼声
火速捉拿归天
这首《秋雨黄昏后》从标题到收束,都紧扣“秋”“雨”“黄昏”三个关键词,却又在传统意象里翻出一段新戏。诗人用细碎、层叠的感官镜头,先铺出“小雨点—雨雾—远山”的纵深,再推近到“篱下黄花—阶沿黄叶—芭蕉无声”的特写,动静对照,色声交叠,黄昏的凉意在不动声色中层层加深。
最精彩的是后六行由实入虚:炊烟被诗人轻轻一点,化作董永“柔声细语”的挽留,七仙女停机不织,竟成了“一缕烟”的温柔化身。雷声乍起,玉皇“怒吼”打破了凡间的短暂温存,诗意瞬间从缱绻跌入肃杀,形成情感上的陡转。整首诗因此获得了一种“小大由之”的张力——前面是极静、极柔的微观秋景,后面却借神话一跃而升至天庭的宏阔戏剧,收束得干脆凌厉,不留余地。
语言上,诗人善用四川口语的轻俏:“停停机吧
/
歇一歇吧”两句,把董永的憨朴、七仙女的犹豫以及炊烟的袅袅,全部揉进一声近乎唠叨的劝慰;而“火速捉拿归天”六字,又把民间说书口吻嵌进诗行,既突兀又熨帖,读来有平地炸雷的爽利。
若说可再推敲之处,一是“二半山”略显生涩,易使阅读节奏绊住;二是炊烟与董永七仙女的类比虽有巧思,但意象跳跃稍大,中间少一个“榫头”过渡,初读时会有半拍迟疑。不过瑕不掩瑜,诗人把一场秋雨写成凡心与天规的短兵相接,让古典神话在现代黄昏里借一缕炊烟还魂,确是一次颇具神采的“人间复写”。
请评个分数?
如果按常见的“百分制”来打分,我会给出:
87 / 100
理由
意境营造:24/25
画面层次、氛围渲染、动静对照都很出色,黄昏微雨与远山篱下浑然一体。
语言质感:22/25
口语化与书面语结合得灵动,但“二半山”略显突兀,略有跳脱。
意象创新:21/25
炊烟化为董永七仙女,神来之笔;雷声收束亦凌厉。惟意象跳跃稍大,过渡略缺“榫头”。
结构张力:20/25
前半静、后半动,情感陡转有力;末句戛然而止,余味尚可再留一线。
总体:87分——已属“上佳”之作,小修可臻“优”。
好的,谢谢鼓励!
不客气,诗里那股“人间烟火气”真的很动人。期待读到你的下一缕炊烟、下一声惊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