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驹/一首自我救赎的诗意探寻四川:李锐

(2025-07-23 09:34:40)
标签:

365

现代诗

杂谈

分类: 博主作品
白驹/一首自我救赎的诗意探寻 

白驹

四川:李锐

一睁开眼
一匹马就跳入了窗

全身雪白
只有鬃毛是金黄色的
尾是金黄色的
闪着早晨的
梦醒的光芒

金色的马儿
这一大
是谁叫你来的呢?

是我自己
叫我自己来的

我已远在千里之外
你怎么会找到这里?

你的窗是蝴蝶开合的翅膀
在半天云里花纹的鳞片闪烁
那不是你发给我的
一封封
微信么?

我这里没有了草原
我这里没有了碧泉
你来做什么?

我不食草我不饮水
我是一匹天马我的千里眼
早早就望见你的窗里......

有一片比蔚蓝
还要蔚蓝的天空
可以任随我
高飞低翔
自由来往

伫立窗口我怔怔地
望今曰我竟然双手合十
感恩苍天

李锐的《白驹》是一首充满意象张力与情感温度的诗歌,它以 “白驹” 为核心载体,将现实与幻想、思念与慰藉编织成轻盈又深邃的意境。以下从意象构建、情感表达与语言韵律三个维度展开点评:
一、意象:从 “天马” 到 “窗口”,虚实交织的精神符号
诗歌的核心意象 “白驹”(金色鬃尾的白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动物,而是被赋予了灵性与象征意义的 “精神使者”。它的形象从一开始就脱离了现实逻辑 ——“一睁开眼 / 一匹马就跳入了窗”,用 “跳入” 的突兀感打破日常,暗示这匹 “白驹” 是意识的产物、情感的投射。
色彩的隐喻:“全身雪白” 象征纯粹,“鬃毛、尾是金黄色” 则带着温暖的光芒(“早晨的 / 梦幻的光芒”),两种颜色融合成 “非现实却可感知” 的视觉,暗合 “思念中既清晰又朦胧的对象”。
功能的突破:当 “我” 质疑 “没有草原、碧泉” 时,白驹回应 “我不食草我不饮水”,彻底脱离动物属性,成为 “天马”—— 它的存在不依赖物质,只依赖精神需求。而它 “千里眼” 望见的 “比蔚蓝还要蔚蓝的天空”,实则是 “我” 内心未被现实磨灭的憧憬,白驹的 “高飞低翔”,正是这种憧憬的具象化。
此外,“蝴蝶开合的翅膀”“微信” 等意象的插入极具巧思:“蝴蝶翅膀” 将窗口化为轻盈的、可沟通的符号,而 “微信” 的出现突然将幻想拉回现实 —— 原来 “白驹” 的 “寻来”,本质是现实中思念的延伸(如同微信里的对话)。虚实的碰撞让 “白驹” 的意象更立体:它既是浪漫的幻想,也是真实情感的寄托。
二、情感:从 “疑惑” 到 “感恩”,隐性递进的心灵慰藉
诗歌的情感线索藏在 “我” 与 “白驹” 的对话中,从最初的惊讶、不解,到最终的 “双手合十”,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疗愈。
对话中的情感流动:“是谁叫你来的呢?”“你怎么会找到这里?”“你来做什么?” 三连问带着现实的疲惫与自我怀疑(暗示 “我” 正处于缺乏 “草原、碧泉” 的困顿中);而白驹的回答层层递进 ——“自己叫自己来”(主动的陪伴)、“你的窗是蝴蝶翅膀”(因你的存在而可抵达)、“望见你的窗里有天空”(你内心仍有值得奔赴的美好)。每一次回应都在消解 “我” 的疑虑,将 “我” 从现实的失落中拉出。
结尾的升华:“伫立窗口我怔怔地 / 凝望今日我竟然双手合十 / 感恩苍天”,没有直白的抒情,却用 “双手合十” 的动作收束 —— 当 “我” 意识到白驹的本质是 “自我与自我的对话”(白驹说 “我是自己叫自己来的”),意识到内心仍有 “蔚蓝天空”,便从 “被慰藉者” 变成 “感恩者”,情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觉醒。
三、语言:轻盈的节奏与留白的力量
诗歌的语言克制而灵动,短句与问答体的运用让节奏如 “白驹” 般轻盈:“一睁开眼”“跳入了窗” 等短句营造瞬间感;“我” 与白驹的对话像日常聊天,却藏着深层的情绪逻辑。
更妙的是 “留白”—— 诗中从未明说 “白驹” 象征什么(是思念的人?是失落的理想?),但读者能从 “千里之外”“微信”“没有草原” 等细节中感知到 “现实的距离与困顿”,而 “白驹” 的出现,恰是对这种困顿的温柔反驳。这种 “不说透” 的表达,让诗歌的情感更具普遍性: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匹 “白驹”,它是我们在疲惫时,为自己召唤的慰藉。
总结:一首 “自我救赎” 的温柔小诗
《白驹》的本质,是一次 “向内的对话”:“我” 召唤出 “白驹”,“白驹” 又反过来唤醒 “我” 对内心美好的感知。它用浪漫的意象包裹现实的困顿,用幻想的逻辑破解现实的无奈 —— 最终,“感恩苍天” 不是感恩外在的馈赠,而是感恩 “自己心中仍有天空” 的能力。这匹 “白驹”,既是诗中的意象,也是每个人心中 “不被磨灭的向往” 的化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