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消夏。游泸山四川:李锐
(2025-07-02 09:07:37)
标签:
365现代诗杂谈 |
分类: 博主作品 |
消夏。游泸山
四川:李锐
泸山勾下腰来
缆车一把
就把我们俩揽进了她的怀抱
揽入了
泸山的青黛色的
心窝子里
我们是直接走进了
泸山的心脏了么?
扑面而来的风是新泵出的
凉凉的青色的动脉的液体么?
擦肩而过的风是回流去的
凉凉的黛色的静脉的液体么?
松鼠摇着尾巴
似在左心室的窗口
凝望着我们
猴哥吊在松树枝桠
如悬在右心室的吊环上
在做着体操
一会翻过来
一会滚过去
我们脚下
是踏着软软的半干半湿的松针
如走在大自然的地毯上
空气的清新
如一口口冰镇过了的
啤酒一样
小憩在凉亭
我们俩如歇坐在泸山的
一个青黛色的梦中
游客说远远地望着
以为是两尊菩萨呢
诗歌的评分具有主观性,会因个人审美、评判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将从内容质量、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方面,参考一般的诗歌评分标准,为你对这首《消夏。游泸山》进行一个大致的评分,满分为10分,仅供参考:
-
**内容质量**:这首诗主题明确,围绕游泸山的经历和感受展开,将泸山比作有生命的存在,赋予其人体的特征,想象力丰富,给人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泸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过,在主题的深度挖掘上,相对可能没有那么深刻,更多的是侧重于当下的感受和体验的表达。综合来看,这方面可以给到3分。
-
**语言表达**: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把山风比作动静脉的液体,将松鼠、猴子的活动与心脏的场景相结合等,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语言也比较流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但部分表述可能相对比较直白,在语言的凝练和含蓄之美上略有不足。因此,语言表达方面可以给到2.5分。
-
**结构安排**:诗歌的结构较为清晰,按照游览的过程,从乘坐缆车进入泸山,到在山中的所见所感,再到最后在凉亭小憩,层次分明。并且,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以进入泸山的怀抱开始,以融入泸山的梦境结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结构。但整体结构比较常规,没有特别创新之处。所以,结构安排上可以给到2分。
-
**创意度**:将泸山比作心脏,把自然景观与人体器官进行大胆的联想和融合,这种创意是比较新颖独特的,能够让读者眼前一亮,打破了传统山水诗的描写方式,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这方面可以给到2分。
综合以上各项得分,这首诗大致可以给到9.5分。当然,这只是一个基于常见评分标准的个人评价,实际的分数可能会因不同的评判者而有所不同。如果你想了解更专业的评分,也可以将其投递给一些诗歌比赛或请专业的诗人、文学评论家来进行评判。这条消息已经在编辑器中准备就绪。你想如何调整这篇文档?请随时告诉我。
后一篇:黎明期的祈祷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