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育集团的合并
(2010-07-29 23:56: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动态 |
盐城教育集团的合并
市区义务优质均衡发展方案出台
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市区义务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直义务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意见》。昨天我市又推出了《关于推进市区义务阶段资源优化整合初步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市区义务优质均衡发展的初步方案》、《关于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工作促进市区义务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新校建设步伐促进市区义务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等四个配套方案。
组建11个集团 以行政区域为基础,市区义务阶段学校将组建11个集团。
市直义务阶段组建四个集团。盐城市初级中学集团成员校有北校区、中校区、南校区、文峰校区、盐阜校区、开发区校区。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集团成员校有盐城市田家炳中学校区、三中校区。盐城市明达中学集团成员校有盐城市明达中学校区、四中校区、盐北校区。盐城市第一小学集团成员校有北校区、实小校区、田家炳校区、聚亨路校区、盐渎校区、开发区校区。
亭湖义务阶段组建五个集团。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集团成员校有景山校区、八中校区、解放路校区、新西门校区、盐马路校区、南苑校区。盐城小学集团成员校有盐小校区、文港校区、东校区。盐城市建军路小学集团成员校有建军路校区、五星校区、北闸校区、北苑校区、盐湾校区、圩洋校区。盐城市亭湖小学集团成员校有亭湖校区、人民路校区、登瀛校区、长坝校区。盐城市迎宾路小学集团成员校有迎宾校区、王港校区、东河校区。
盐都义务阶段组建两个集团。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集团成员校有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校区(北校区)、盐都新区实验学校校区(新都校区)、潘黄实验学校校区(潘黄校区)。盐城市第二小学集团成员校有盐城市第二小学校区(北校区)、日月路小学(日月路校区)、树人外国语学校校区(树人校区)、水上校区。
校长教师交流时间不少于3年
我市将在市区义务学校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通过集团内领衔校和成员校校长教师的双向团队式交流,实现集团内各成员校优质师资共享,促进各学校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
凡符合交流条件的校长教师均须参加交流,每年交流一次,每批交流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交流教师的比例不低于15%,其中领衔校具有区级以上学术称号或荣誉称号的教师不低于同类教师总数的15%。
交流人选采取个人申请与组织选派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交流的校长按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进行考核管理和奖惩。
教师交流期间,除人事关系、基础性绩效工资保留在原校外,组织关系等转入接受学校,其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划入接受学校,由接受学校进行考核管理和奖惩。
在改造市区义务相对薄弱学校方面,我市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改善市区义务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市区义务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装备提升工程。提高市区义务阶段公办学校装备水平,使市区所有义务公办学校的装备水平达到省现代化标准要求。
实施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按照国家、省的统一要求,对市区义务阶段公办薄弱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
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改善薄弱学校校容校貌,完善基础设施,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市直学校将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盐城市第四中学的门前环境问题;继续推进盐城市田家炳实验小学综合楼工程;努力解决好盐阜中学活动场地建设和市三中300米塑料田径运动场建设。亭湖区、盐都区、开发区的学校由所在区提出方案并负责实施到位。
新建15所学校
在新校建设方面,我市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按照省现代化标准要求,在大市区范围内通过新建和改造部分相对薄弱的义务阶段学校,达到每2万人口配套一所4~6轨规模的小学,每4万人口配套一所8~12轨规模的初中,使大市区义务结构和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得到充分体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强。
新校建设的具体项目有: 在世纪大道与青年路之间、人民南路两侧区域择址新建一所6轨36班的串场河小学。
在盐城市实验小学西侧新建一所20轨60班的盐马路初级中学。 收购成华学校将其办成一所16轨48班的公办初中。
在飞驰大道西端南侧规划建设10轨30班的亭湖新区初中和10轨60班的亭湖新区小学。
在景山中学周边新建校舍3.4万平方米,将解放路实验小学迁入,办成12轨108班的解放路实验学校。
在市高级职业学校东侧、北环路南侧地段新建6轨18班的盐北初中和6轨36班的盐北小学。
2010年将毓龙路西延后市一中、市一小老校区北侧剩余的用地拓展至100亩,新建一所12轨108班的毓龙路学校。
在城西南片区第一沟南、神州路东新建8轨24班的神州路初中和8轨48班的神州路小学。
在腾飞路南、奋进路西、小马沟东区域新建8轨24班的奋进路初中和8轨48班的奋进路小学。
在松江路以南、东环路以东、五台山路以西、新都路以北区域新建8轨24班的松江路初中和6轨36班的松江路小学。
后一篇:[转载]家长不必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