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浦东《渔潭傅氏家谱》

(2020-01-19 16:54:12)
分类: 渔潭傅氏·傅雷

浦东《渔潭傅氏家谱》

傅雷,来自浦东周浦的渔潭傅氏,拜读《渔潭傅氏家谱》是我很久以来的愿。近日,一位渔潭傅氏的朋友,给我送来了上中下三集16开本《渔潭傅氏家谱》。由十四世傅兆霖篡修,十七世傅斗樞用工整的毛笔缮写,十六世青峰道人傅子详(斗樞父)于民国三十七(1948)年汇编装订册。南汇区博物馆収藏。

《渔潭傅氏家谱》,创建于万历三十二(1604)年。是这一支傅氏始祖庆公于1410年前后,避居到今南汇盐仓(四团仓)东的海边,再迁徙到沈庄东的二百年后的万历三十二(1606)年,由(六世祖)归空子太玄作序,内称:

永乐间,有倭寇犯浙境。始祖庆公者,遂避居海角四团之滨,卢傍大树,时有大树傅之名。居数世,家颇殷,支渐繁 ,有高祖显公者幡然曰:海滨虽鱼盐之地,富利饶焉,俗多间杂,终非子孙可以永托,基于兹也,奋焉卜居沈庄之东四灶之北,拮据楼房托止适筑城役避,复瓦不及,以草盖之,因有草楼之名。未数年,复罹王姓民扰房楼煨烬。而曾祖昌公复居西地为复壤,又有田肚傅之名。耕读相延,统传十二世矣,然而扩拓阡陌门墙者,惟伯东郊、西墅、泊父瞻天公三弟兄耳,余析里而居。有处四五六灶之者,有处蒲达泾之西者,佥曰同场同灶,一派分流,历历可者而居而分,惟从长少称呼,亦不能灼见确然也,其曰:在华亭及疁城者,是属隔世邈,是耶非耶,又何从而知之耶--------

这一套“宗谱,则遗失于皇明万历间,历几数世尚未清续” (见13世文模公于道光二十五年《重修家谱序》)。“旧谱则一失于移迁,再焚于兵燹,又闻有不肖子孙毁坏而污苠之”(见14世兆霖公道光二十九年《续修家谱序》)。

再次重修的时间,大约又过了二百多年,有十三世文模公(1787——1858年)于道光二十五年写的《重修家谱序》中说:有始祖显公者卜居沈庄之东、四灶之北,传至于今十有余世矣。壬辰年(1832年)余曾经依次纂辑,昭穆暸然,今已隔数年,尚未增修。余又将宗支世系所未载及者,悉以续修于此。“

时隔四年后的道光二十九(1849)年,十四世兆霖公(1819——1862年)作《续纂修家谱序》,“兆霖幸生明备之时,食旧德而服先畴,势不容己,志不容懈,义不容辞,我愿与宗人共勉之,将前谱踵而续之“。

嗣后,又过了将近百年,由17世毓镇公(1884——1918年)、其堂弟毓祯公(1894——1934年)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作《续修家谱序》:“曾叔祖肖岩公讳兆霖,曾一度纂修,迄今八十余载矣,吾先兄伯贤公讳 毓镇,欲续修家谱者,无从起笔,只得修我六世祖作丰公为楼宅一支也” ,“今毓祯窃思,再不修谱者,崇支紊乱,长幼莫辩矣,故继前人之志,续修家谱,壬申1932年春,幸有诸族长指教而始有头绪矣。但余幼不读书,而习于耕,不学无文,愿后人永垂增修,以述大略云耳。”

1932年后的十多年间,又经(可能是)傅子详补充(世系表里1939年前的资料),终于在1948年汇编成册。在长达百年的时间中,由渔潭傅氏的若干代先祖,断断续续地登录而成。

     家谱分上中下三集。上集为序言、家规、宗支表。它记述了傅家上朔至18世迁居下沙以后的后裔。对“立谱入编”部分的后裔要求很严,凡“吸毒、嫖娼、出家者”等均属不规矩的后裔,不得列入家谱。中下集为1——18世的世系表。多数人物只有名、谁的长(次、三)子;少数人物,有娶妻生子、生卒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本家谱可能收集资料的面比较窄,遗漏之处不在少数。连毛笔缮写手抄本的17傅斗樞,他有三个儿子,而18世的世系表里就找不到。再如傅雷,他的父亲于1911年故世,却没有结婚、生子的表述;傅雷1948年已40岁,除了小名“怒安”两字以外,他读书、留学、任教、写作等等,一点点信息都没有。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这是我在2015-04-26 发的一篇文字。 后来做了修改,再后来有了新的《渔潭傅氏家谱》。里面所说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