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菌图志:大胶鼓

(2013-01-04 22:41:56)
标签:

杂谈

分类: 真菌

    星际金鱼的岳父在草河老家大地里看到的东东,村民没有认识的,金鱼以为是什么植物果实,拿来问我。我也是看不懂啊,本地没有植物果实是这样的,怀疑是某种菌类。昨晚在植物分类群里请教各方神圣,也没说出个四五六。。。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5ZH00SIGG.gif产地信息,20年前草河秋岭村村民发现于山上。原说是捡自大地,谬也。

今天,额尔古纳周明老师给出答案,盘菌目大胶鼓菌,也叫大橡胶菌:Galiella celebica
大连自然博物馆张淑梅研究员查阅资料黄年来主编《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记载:大胶鼓菌产中国福建、云南,日本本州、九州,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岛等地,书上记载该菌有指示作用,表征雨量、空气湿度、大气污染。
1月18日陪丹报记者到秋岭采访当事人关久忱。关现年66岁,住叆河村13组,原秋岭村,叆河上堡下堡三村合并。关讲此菌发现于二十多年前,在他家后院外春天挑壕沟,挖一尺多深时出来的这个,当时此物透明,红褐色,也是很硬的,只是没有褶,大小和这差不多,裂口是这两年出来的。挖当时以为是个烂苹果,就放墙头上。隔两天看也没变化,不是烂苹果哦。就放墙头上没动,夏天长草,再找没看到。村长听说发现宝物,开玩笑说买给我吧。又一村民身体不好,找来说给我用一用,泡水喝试试也许能治好病那你这东西就值钱了,关回绝了,都不知道什么东西,治好了行,要是治出人命药着人咋办,可不扯那事。实测直径约5.5厘米,高4.5厘米,重127克。
今年听说邻居有亲属在凤城,就想起此物,捎凤城找人鉴定一下。
关久忱电话13842512332

http://s1/mw690/64e217b1hd277a87e84f0&690


http://s4/mw690/64e217b1hd277a850fb03&690

http://s14/mw690/64e217b1hd277a89255dd&690

http://s10/mw690/64e217b1hd277a70fcba9&690

http://s15/mw690/64e217b1hd277a8d4c0fe&690

http://s3/mw690/64e217b1hd277a62b1b62&690

http://s12/mw690/64e217b1hd277a6662dab&690

http://s11/mw690/64e217b1h038ac7cc635a&690

http://s12/mw690/64e217b1hd277a60c061b&690

http://s2/mw690/64e217b1hd277a59af2c1&690

 

 网上查到的大胶鼓资料图片http://s11/mw690/64e217b1td2999905dbea&690
http://s9/mw690/64e217b1gd299b0ffa8c8&690 http://s16/mw690/64e217b1gd29ab406f3df&690

http://s4/mw690/64e217b1gd29ab4605603&690

http://s6/mw690/64e217b1gd29ab4cd5135&690

http://s10/mw690/64e217b1gd29ab555b179&690

网上资料: 大盘山发现大胶鼓 属于大气污染指示类真菌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23日 14:45:0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近日,浙江省知名真菌学专家、浙江中医学院的陈锡林教授一行在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真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采集到了大气污染指示类真菌———大胶鼓,此乃我省首次发现该真菌。

  大胶鼓[Galiella celebica (P.Henn) Nannf]又名大橡胶菌。该菌子实体呈半球形、倒圆锥形,几乎无柄,直径4至7厘米,高3至4厘米,黑褐色,橡胶状,有弹性,盘缘初有内弯,新鲜时子实体层面几乎平坦,灰褐色,盘缘及外侧被短绒毛。

  大胶鼓是一种指示类真菌,能够显示雨量、空气湿度、大气污染情况。该菌夏天生于阔叶林中山涧附近的枯藤腐木上。目前国内只有福建、云南两省有分布记载,国外也只有日本(本州、九州)、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岛等地有分布记载。由于受大气污染、降雨量不均衡的影响,目前已很难采集到该真菌。这次在大盘山自然保护区采集到该真菌实属罕见,也是磐安10来年致力于生态建设取得的明显效果。大胶鼓的发现对今后开展大气污染研究和提高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陈子林 胡海波  编辑: 盛欢欢

 

     我省首现神秘真菌“大胶鼓”能显示雨量空气湿度

www.zjol.com.cn  2005年08月27日 07:53:1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一种黑褐色、橡胶状的“大胶鼓”真菌,最近首次在我省发现,让人觉得奇妙的是,这种真菌能显示雨量、空气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类似这样的生物“指示器”,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

  真菌学专家发现大胶鼓

  8月25日,记者见到了这种奇妙的生物。鲜活时,大胶鼓的外表呈半球形,鸽蛋大小,黑褐色橡胶状,摸起来富有弹性。经烘干后的它,则变成一层黑褐色的小皮。

  “环境足够好,空气、气候宜人,它就能长出来。环境不好的话,它就长不出来。”大胶鼓发现者——浙江省知名真菌学专家陈锡林教授,这样告诉记者。

  8月18日,陈锡林教授来到位于磐安的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课题调查。下山时已近下午3点多,引路的当地向导建议:如往原路走,要到天黑才能走完,不如走林子。于是,陈锡林等人就按向导建议,走林路。

  当穿过一个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坳时,陈锡林突然看见,一根枯枝上,有两个球状的深褐色真菌,一个有鸽子蛋大,一个稍小。“我做生物调查这么多年,从没看到过这种真菌。”陈教授当时猜测:这可能是一种新的“分布种”。

  回来后一检索资料,陈锡林发现,这确实是一种我省从没被发现过的大胶鼓真菌。“有意思的是,它是一种‘指示菌’,它的存在,指示当地环境确实很好,很宜人。”陈教授说。

  生物“指示器”可走进居室

  科学家们认为,将来可以把这种真菌作为生物“指示器”,种到我们的居室和风景保护区,“这种真菌一旦长不出来,说明我们的环境可能有点问题,提醒我们,或许该做些什么了。”专家说。

  目前,一些具有指示性质的菌类、鸟、植物等生物,作为“指示器”,正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地方已悄悄开始使用。

分类地位:自《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 黄年来 主编1998-05-01 中国农业出版社
 
著 译 者:黄年来 主编
出版日期:1998-05-01 上架时间:2011-7-17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著 译 者:黄年来 主编
出版日期:1998-05-01 上架时间:2011-7-17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著 译 者:黄年来 主编
出版日期:1998-05-01 上架时间:2011-7-17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菇菌分类目录
 第一篇 子囊菌亚门
  核菌纲
   麦角菌目
    麦角菌科
     1.阔孢虫草
     2.拟细虫草
     3.蟋蟀虫草
     4.亚香棒虫草
     5.异足虫草
     6.稻子山蝉花
     7.凉山虫草
     8.蛹虫草
     9.蚂蚁草
     10.椿象虫草
     11.亚黄蜂草
     12.茧草
     13.分枝虫草
     14.山西虫草
     15.辛克莱虫草
.     16.虫草
     17.蝉花
     18.淡黄鳞蛹虫草
     19.黑山蚁草
     20.蜘蛛棒束孢
     21.虫草棒束孢
     22.日本棒束孢
     23.蜻蜓层梗束孢
   球壳菌目
    肉座菌科
     24.肉球菌
     25.土色肉座菌
     26.竹小肉座菌
     27.竹黄
   炭角菌目
    炭角菌科
     28.炭球
     29.葚座炭角菌
     30.果生炭角菌
     31.团炭角菌
     32.黑柄炭角菌
     33.多型炭角菌
     34.黄色炭角菌
  盘菌纲
   盘菌目
    肉盘菌料
     35.大胶鼓
     36.浅脚瓶盘菌
    肉杯菌科
     37.大孢毛杯菌
     38.白毛杯
     39.红白毛杯
     40.西方红白毛杯
    盘菌科
     41.肋状皱盘菌
     42.庞孢褐盘菌
     43.多美氏盘菌
     44.紫藤色盘菌
     45.林地盘菌
     46.泡质盘菌
    羊肚菌科
     47.圆锥羊肚菌
     48.宽肋羊肚菌
     49.粗柄羊肚菌
     50.小羊肚菌
     51.羊肚菌
     52.茶褐羊肚菌
    马鞍菌科
     53.赭鹿花菌
     54.棱柄白色马鞍菌
     55.细柄马鞍菌
……
第二篇 担子菌亚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