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反思型的学习者
(2010-03-14 11:05: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习兵法 |
学习兵法(7)
成为反思型的学习者
凉山州民族中学
“认识你自己”_______西方谚语
自我反省、自我监控能力是一个人是否成熟最重要的标志。
学会学习是凉山民族中学的育人目标之一,是学生在校学习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社会的“通行证”。
人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智力活动,一般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抽象、表征、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在认识过程(学习活动)中,把自己的认知过程作为认识的对象,对它进行自我的再感知、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实施自我控制的过程,通常叫元认知过程,元认知由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1979年首先提出。通俗说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己认识活动(如学习 )的监控,这种监控往往伴随认知的全过程,自我监控包括制定计划目标、实施监控、评价检查结果、补救矫正等四个主要环节。元认知的实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反思、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亦即自我监控。没有或缺乏自我的监控的知识与能力,怎么能高效高质量完成学习等各种工作任务?怎么能协调关系、成功适应社会?怎么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担当?可以说自我监控(元认知)是学习这种认识活动的“方向盘”。
学习的成功是没有捷径的,而且是一个漫长艰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自我对思维的清理,对知识的梳理、理解,没有自我对学习的检验、反馈、调节和矫正,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品质如何得与形成并进一步优化?没有自我对学习计划、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回顾、总结,亦即自我的反思,仅靠外界(教师、家长)的督促、管理,学习能有多大进步?又能持续发展多久、多好?一套全面完整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怎么能逐步形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怎能产生?自我的反思、自我监控就是对学习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负责,没有自己对学习的责任感,主动学习就是一句空话,不论现在成绩多好,都是一个不成熟的学习者,最终是要掉队的。
观察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绝大多数人都有一套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讲这些方法大多头头是道。确实好方法难于摹仿和复制,只有结合自己实际,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关于自我监控(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董奇、周勇(1996)和齐黙尔曼(1994)的研究具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董奇等将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分为三个方面8个维度,即:
一、
二、
三、
面对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学习、不同目的和要求的学习,长期坚持从活动的前、中、后三方面八个具体环节进行不断反思不断调节,不仅需要耐心毅力,更要会自我激励,善于确立学习目标,讲究达成目标最适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坚持检测反馈达标的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更是要总结提升正反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非一朝一夕之功。
齐黙尔曼的自我监控“WHWW”四维结构,即:
Why
?
How?
Where? 在哪里?(情景的自我监控)。
“WHWW”四维结构确立活动的自我监控在“为什么?”、“如何做?”、“是什么?”、“在哪里?”这四个基本问题上展开分析和进行调控。大到人生问题,小到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展开“WHWW”的追问,都会取得相当的效能,不妨一试,更需坚持。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把问题解决过程分成四个步骤:(1)弄清问题,(2)制定 计划,(3)实施计划,(4)检查回顾。同时强调及时评价解题活动对顺利完成解决问题的保障作用,他认为:“一个认真对待自己问题的解题者,对自己走向目标的步伐、和目标接近的程度、以及任何影响自己计划前景的变化都会有敏锐的感觉。而我们常常还希望比感觉更进一步,例如清醒地估计一下自己思维的处境,判断一下问题的性质,估计一下问题的前景等”。看来解决一个问题,也并非是一个机械地执行事先确定好的程序过程,而是一个更需对之进行不断反思、不断调节的过程,在自我监控对思维的“保驾护航”之下,到达成功的彼岸。
解题尚且如此,更何况学习。惟成为反思型学习者,才是好的学习者,才有出路!
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