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三〕八行体音节诗

(2017-09-25 09:42:00)
分类: 韵律研究
  吴兴华音节诗赏析〔三〕八行体音节诗

  吴兴华把八首八行体也称之为“绝句”,中间四联多用对偶句,二十一首八行体里讲究平仄的律式体达十一首之多,显然是根据五律、七律的体式发展而来,只是不便模仿“五律”和“七律”的名称,只得也称之为“绝句”。或曰绝句的本意是指八行体截成两半,故还是称为八行体为佳。
  在这种大顿对称与音步对称套叠的诗体里,若不引入平仄,音步是不起作用的,其节奏纯靠大顿对称;一旦引入平仄,音步模式就有用武之了。
  吴兴华精通近体诗,这些律式八行体已经超过了八行体的一半,显然是有意为之。 


  《绝句》

  (一)〔律式75逗12言诗〕

  昙华一瞬万物竟‖都如此幻休
  残余的痕迹更增‖惋叹与悲愁
  如旧的夕阳清冷‖下照乌衣巷
  当年的明月高寒‖空临燕子楼
  垂危面壁的美姬‖更撩人意绪
  乍别他乡的故友‖洒泪不能留
  词客酒醒时柳岸‖晓风为残月
  为春的泪千年在‖春去后倾流

  (二)〔复合式十二言诗〕

  怅望云霞真奇丽‖暮雨正如丝   (75) a〔随转式〕
  安得檀板来低唱‖我家的歌辞   (75) a
  秋水兼葭伊人‖在湖庭烟浪里   (66) e
  狂风碧树我来‖当结子满枝时  ↑(66) e
  当年还恐怕聪明‖有累于福命   (75) a〔复合式〕
  而今才晓得‖辛酸无知是相思   (57) b
  来见觉五内如焚‖见翻成愁恨   (75) a
  倾心速如此‖,分诀未算是太迟 ↑(57) b

  (三)〔复合式十二言诗〕

  月黑风高时一骑‖独策出昭关   (75) a〔一贯式〕
  楚国魂灵在梦里‖转侧而不安   (75) a
  日暮途远始倒行‖实值得悲悯   (75) a
  国难家仇的措置‖本来就难言  ↑(75) a
  能容好友完成‖他当年的诺语   (66) e〔交叉式〕
  来抵佳人捧心时‖一笑的威权。  (75) a
  大义借兵为何‖偏以诡谋开始   (66) e
  属镂之炎已伏在‖当年的鱼盘  ↑((75) a

  (四)〔律式复合式十二言诗〕

  尚记得行吟泽畔‖樵悴的孤臣   (75) a〔一贯式〕
  国家有如此烈士‖怎能够沉沦   (75) a
  骊山一火竟不灭‖离骚的光耀   (75) a
  阿房三月终伸复‖武关的怨心  ↑(75) a
  垓天美人‖泣楚欲定陶泣楚舜   (48) a〔交叉式〕
  沛中高帝的大风‖,汾上的白云  (75) a
  诗篇慷慨‖更不惭流传下万古   (48) a
  饮水思泉时还须‖俯首对灵均  ↑(75) a

  (五)〔75逗十二言诗〕

  历代淫荒的上国‖空嗤笑沐猴
  德不能化远何况‖兵甲更不修
  义既当伐偏惧于‖山池的坚固
  情先露怯欠追问‖昭王的胶舟  
  江黄诚笃的依赖‖空使人齿冷
  城濮侥幸的胜利‖辉耀在春秋
  始知三代下人心‖直落如江水
  纸上仁义不得不‖假助于戈矛 

  (六)〔复合式十二言诗〕

  巫山十二峰掩映‖峰峰如髻鬟   (75) a〔随转式〕
  行云行雨的故事‖至今尚流传   (75) a
  似无人想到‖楚国文章多讽谕   (57) b
  仍有客凭吊‖高唐梦里的神仙  ↑(57) b
  足未入后宫‖谁道登徒亦好色   (57) b〔随转式〕
  目不顾东墙‖心疑宋玉是诡言   (57) b
  白雪调高在当时‖已叹知音少   (75) a
  万世后反再猜疑‖岂不是徒然  ↑(75) a

  (七)〔75逗十二言诗〕

  草长江南夕阳下‖杜鹃声更悲
  一掬寒泉谁来荐‖季子的荒祠
  交果腹心千金剑‖应视若脱履
  夺人所爱似也非‖君子所当为 
  高风让国竟危及‖先王的宗社
  夺位残杀触不到‖贤者的沉思
  遥想宫中弥漫着‖韶薄的古乐
  独坐凄然怀念着‖周室全盛时

  (八)〔律式75逗十二言诗〕

  半生头上是暗云‖常不见日光
  已可获得还剩于‖感恩的深长
  多年涕泪至此际‖扬眉一吐气
  自古佳人有多少‖青眼对文章
  城头解甲的男儿‖埋没随灰土
  史上必传的名姓‖强半是红妆
  百无一是的世间‖见如此春属
  今后题诗可不必‖搔首向彼苍

  《十台咏古》(存九)

  吹箫吴市至深秋‖音声更变悲
  馆娃伊谁还忍见‖落月半斜时
  越女去国白芙蓉‖装饰着泪脸
  义士还家金鹧鸪‖飞上了锦衣
  岂有英雄不溺于‖无心的美妇
  未必丈夫肯屈为‖谄笑的奴婢
  即今江心前后浪‖呼拥着胥种
  肠断隔水犹听人‖低唱乌夜栖〔按:若“低唱”改为“低吟”,此诗就是完美的律式体了〕
      ——姑苏台〔律式75逗十二言诗〕

  不复见扬袂‖来舞细腰的佳人   (57) b〔随转式〕
  灵王的壮心‖尽已委化为荆榛   (57) b
  斤斤求周鼎郑田‖可知非大器   (75) a
  侧侧道他人爱子‖尚堪为酸辛  ↑(75) a
  伍举规辞过年边‖惝恍如一梦   (75) a〔随转式〕
  庆封片语能齿冷‖惯甲的三军   (75) a
  可叹一死‖尤累及申亥的二女   (48) c
  自来暴主‖未尝无妇人的慈仁  ↑(48) c
      ——章华台〔复合式十二言诗〕

  楚天青碧峰十二‖呼吸着流云 a
  万方仪态犹传有‖入梦的佳人 e
  心在虚空原难怪‖词客皆神往 a
  赋徒治丽未免导‖庸主以荒淫 e
  冷月凄风竞不知‖霖雨归何处 a
  发情止礼终胜似‖后代的靡音 a
  独恨郢中的歌者‖自叹和人寡 a
  离骚芳草的微意‖已渺不可寻 a
      ——朝阳台〔律式75逗十二言诗〕

  燕山飞雪如掌大‖点染着衣襟
  数千里赢马来吊‖怜才的古人
  果然天下士岂肯‖以黄金论价
  唯恐中下材借此‖附骥尾成名
  昌国不来后生泪‖徒吹为寒水
  莒墨未陷新王心‖竟生起疑云
  登高见今古茫茫‖唯夕阳荒草
  堪笑鸡狗辈紛紛‖趋向孟尝门
      ——黄金台〔律式75逗十二言诗〕

  古台云飞生灭于‖莽莽的雄风 
  富贵还乡忽然起‖失路的心情 
  父老儿童谁不知‖故时的琐事
  白云鸿鹄人能续‖后代的歌声
  英雄暮气恐难保‖无依的妻子 
  猛士当年竟何心‖诛戮至韩彭 
  一片壮丽的山河‖大小数百战 
  更有谁登高挥涕‖叹竖子成名
      ——歌风台〔律式75逗十二言诗〕

  我亦思慷慨斫地‖涕泣下数行
  戏马台空谁来问‖今古的斜阳
  垓下悲歌杂风雨‖群骑皆散尽
  江边美人好颜色‖一花发异香
  自来志满‖鲜不为陨事的根伏
  堪叹失计翻因在‖情恋着故乡
  史书主论‖果然不拘隘于成败
  后代百僚的祖饯‖津津何太详
      ——戏马台〔律式复合式十二言诗〕

  卫霍功成人喧‖传天马初入关
  弄兵积习竟至‖使骨肉永沉冤
  颇疑巫蛊儿戏事‖几危及天下
  可伤佟始父子间‖不闻通片言
  大野茫茫魂不返‖欲招空有泪
  神仙渺渺雄心在‖自信岂无缘
  莫为我述说通灵‖钩戈的遗事
  茂陵郁郁的松柏‖今亦锁寒烟
      ——思子台〔律式复合式十二言诗〕

  鼎足三分的兆象‖当时已形成  
  欲起金屋当天下‖尚未解刀兵  
  暮年长短的歌行‖昔曾称无敌
  江左并蒂的名花‖今犹若梦中
  世乱欲求得奸雄‖谁知非易事  
  可怜自比为文王‖人道是虚情 
  我来见松梧郁郁‖徒然增悲感   
  三马在槽偏只为‖歌伎费叮咛
      ——铜雀台〔75逗十二言诗〕

  永嘉时政尚喧传‖有凤鸟飞来
  如此祥瑞未必不‖预征着祸灾
  六代烟花尽揽入‖谪仙的好句
  三山二水合绣成‖簇锦的重围  
  今古兴亡醉醒中‖未尝不在眼
  英雄太息大江边‖雪浪正成堆
  谁为我西北拨开‖浮云千万丈
  长安宫阙有多少‖尚未化劫灰  
      ——凤凰台〔律式75逗十二言诗〕


  《咏史三首》

  浮海面东更不问‖暴政的是非   (75) a〔一贯式〕
  大圣的心怀使人‖空横首思维   (75) a
  三仁俱在尚难扶‖殷室的一脉   (75) a
  麦秀歌成又何殊‖首阳的蕨微  ↑(75) a
  姬发垂问日‖既肯开后世师法   (57) b〔随转式〕
  武庚重起时‖何以不见有作为   (57) b
  至今暴虐和羞辱‖流遍了高丽   (75) a
  隐忍荀安莫非是‖前代的遗规   (75) a
                      ——箕子〔复合式十二言诗〕

  千载下犹似长闻‖痛哭的声音   (75) a〔一贯式〕
  至情所激唯此次‖得树立奇勋   (75) a
  与子同仇幸秦王‖尚有点血性   (75) a
  技若止此复楚国‖真近乎夸言  ↑(75) a
  挥向四方我也有‖满腔的热泪   (75) a〔复合式〕
  事如一辙‖其奈无能倚的强邻   (48) c
  数年奔走在中原‖悲歌引长剑   (75) a
  史上成名‖未尽是胜过我之人   (48) c
                       ——申包胥〔复合式十二言诗〕

  河洛间风尘似旧‖长年竟昏香
  当年燕丹的心事‖竟可与谁论
  今来北地空寻访‖荆高的遗种
  哪一世纪不见有‖狼虎的强秦
  刎颈全交有愧于‖候赢的奇计
  白虹贯日如何答‖知己的深恩
  无限英雄泪经风‖重吹为寒水
  登车四顾不见有‖白衣送客人
                          ——燕丹〔律式75逗十二言诗〕

  按:第六句原书上为“白虹贯日如何答知己的深思”,最后一字“思”显然是“恩”字之误。


  《晾衣》〔复合式十一言诗,八行体)

  寒虫声寂寂的‖萦徊古墙底,   (75) a〔一贯式〕
  夜深时的月色‖滞留在人家,   (75) a
  银白色的庭院‖一望如初洗,   (75) a
  悄悄然听不见‖乌鹊的喧哗。  ↑(75) a
  素手将几件衣‖向绳子上搭,   (75) a〔包孕式〕
  月光在手上‖和衣上飘拂着,   (57) b
  墙阴里人影‖如一朵芙蓉花,   (57) b
  羞涩的低着头‖……轻的风吹过。 (75) a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