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控的日子里
(2022-05-18 22:59:59)分类: 散文随笔 |
今年3月以来,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申城,上海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3月里,我所居住的小区进行了多轮48小时封控做核酸筛查和抗原检测。3月28日浦东开始全域静态管理,4月1日浦西也进入全域静态管理。我家虽属浦西,但由于小区出现“异常”,3月30日便提前进入了封控状态。后按三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划分,我小区一直被列为封控区,几乎每天都要做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居民们都态度积极十分配合。
上海进入全面封控后,民革市委及区委号召我们民革党员积极投身抗疫第一线,要冲锋在前。我申请去做志愿者,却因所住楼栋出现异常被封闭,不仅没当成志愿者,反而给楼下拉起警戒线、搭起简易棚、24小时值守的志愿者们添了麻烦。我趴在窗口,看到“大白”们忙碌的身影,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无奈只能天天足不出户的呆在家里,体验这“封控日子”的滋味。
我首先安排好家人的生活:在这方面妻子操心多一些,她提前做了些准备工作,加之社区不时的发放食物补给,在吃的问题上倒无大碍。一家人窝在家里相互陪伴,就权当是在享受“天伦之乐”吧。当然,这个时候除了积极配合准时下楼做核酸、准时做抗原自测上传外,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地方:社区团购食物谁来参与对接;作息时间及一日三餐如何达成统一;洗衣做饭及刷碗拖地分配是否合理;电视频道播放节目如何民主选台等,这些都是具体问题,是需要建立基本规则和团队协作精神才能搞好的。否则时间一长,不仅容易影响心态与状态,甚至会直接导致封控生活的质量。
其次是安排好我个人的事务:我除了通过网络开展一些工作,了解疫情动态,不时以视频会议、或是文字方案的形式,同我的顾问企业对接停工停业后的应急方案、人员安排、防疫措施等工作外,把更多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自己想做的而平时又顾不上的事情。我翻阅回顾了自己在沪30余年的几十本工作笔记(后期以电子文档替代);撰写了多篇以抗疫为主题的散文随笔;梳理了发表在全国报刊及网络平台上的数百篇文章及各类获奖证书;归类整理了这些年来行走全国各地及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影像资料;清理优化了数以千计的亲朋好友、同事战友、文朋书友、粉丝网友、狐朋狗友的手机号、QQ号、邮箱号、微信号、抖音号;为了在阳台上锻炼身体,还意外的爱上了广场舞。
当然我更时刻关注抗疫大形势与民生小细节: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进行亲切关怀和工作指导;各兄弟省市及人民解放军迅速派出医疗队驰援上海;全国各地的爱心组织及个人纷纷捐款捐物,把温暖送到了上海人民心中;上海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共产党员及全市人民全力推进疫情社会面清零攻坚,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全员检测筛查。做到“应检尽检”,阻断病毒传播,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与此同时我也看到,即使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各级组织齐心协力的努力工作,在抗疫过程中也难免会有遗漏和疏忽的地方,包括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甚至也有批评的声音和负面情绪。当然,我们需要的是客观认识、正确引导、激发正能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定信心、守望相助。
我虽然无法做现场志愿者,但作为在沪商会的秘书长,可尽力地去关心帮助面临困难的会员企业及农民工兄弟们。我们商会内有家总部位于闵行区的餐饮连锁企业,公司200多名员工分别被封控在全市各区多处不同环境的集体宿舍里,涉及到对员工的疫情防控管理、吃喝拉撒安排、心理疏导关怀、应急情况处理(其间有名员工突发脑梗晕倒送医抢救)等这些实际问题。我以多年企业人事管理的经验,为该企业出谋划策,几乎是全程跟踪协助企业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妥善管理,使之工作井然有序,员工平安满意;在一处宝山区远郊工地民房里,有6名来自我老家的农民工因弄不到吃的,无奈之下托人给我打电话救助。我当即采取措施,向四川省政府驻沪办和上海四川商会急报申援,并于当天就将救济物资(米、面、油及蔬菜)送到了民工们的手中,使他们当场流下了热泪。当然还有不少阳性感染者方舱隔离者需要关心和安慰的,以及遇到这样那样困难的老乡们,我和商会组织都在不断进行跟踪服务。疫情面前,我们相互援手、相互鼓励、相互温暖、相互帮助。
至到5月17日,上海已全面实现社会面清零。目前正处于巩固清零攻坚成果阶段的上海,风险人群中发现阳性感染者的风险依然存在,“降新增、防反弹”压力仍然很大。因而包括我小区在内的不少区域暂时尚未解封。但我始终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上海抗疫大战必将赢得彻底的胜利。
【作者简介】刘光伦,男,民革党员,上海市自贡商会秘书长。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安徒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统战新文艺骨干联盟成员,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出版小说集《世情》、散文集《海上的风》、随笔集《闲说商话》等多部,作品多次获奖并收入多种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