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第1单元:春节

标签:
家乡的风俗春节中秋节六年级语文安庆市 |
分类: 小学语文 |

安庆的春节,是那红红的对联,是那醇香的酒肉,是那绚丽的烟花,是我心中永恒的记忆和期盼。
腊月初旬,大人们就准备过年的物品:腌肉、灌香肠、买年货。听奶奶说: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肉,就是在腊月将肉和一定比例的盐、香料,腌入缸中,十几天后,出缸挂起来晒干或熏干而得名。一家人围坐在炭火前,品尝透明浓香的腊肉,体验家的幸福。
腊月十八,孩子们一放寒假,就吵着买各种玩意儿,还要买新衣服。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喜庆。早晨,城市乡村到处挂着红通通的灯笼,响着喜庆音乐。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门上都是红彤彤的,寓意辞旧迎新、辟邪迎福!这真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听爷爷说:早在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挂“桃符”。最初是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用来镇妖辟邪。五代时,国君用文字替代两个神像,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门上,这就是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用红纸替代桃符写春联。明代朱元璋就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风俗,流传至今。
爷爷还教我贴春联:上联贴在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我在窗子上倒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弟弟大声叫:“贴错了!福倒了!”奶奶乐了:“对!对!福到了!福到了!”
妈妈爸爸正忙着烧一桌丰盛的菜:有汁浓甜美的糖醋排骨,酸辣爽滑的土豆丝,香喷喷的牛肉火锅……年夜饭开始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香辣酥脆的大虾,左手拿着炸鸡腿,右手和弟弟一起拽着烤羊排,爷爷奶奶看着我们不太雅观的吃相,哈哈大笑!一道道美味从舌尖流过,全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吃罢年夜饭,爷爷奶奶看春节晚会,爸爸就带我们去放鞭炮烟花。到了燃放地点,我拿出保密已久的擦炮,拿出一个丢到地上,“啪”声音不够响。于是,我拿起一包,“嗖”的一声扔了出去,擦炮连环爆了。我正觉得起劲,地上的一个鞭炮被弹飞,飞到了弟弟头上炸了,弟弟吓得哭笑不得。妹妹更是怕得往妈妈怀里钻。
这时,爸爸已点燃了烟花,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声,天空中出现朵朵菊花,红的黄的白的,关不胜收……不知不觉到了午夜12点,很多人都没睡在守岁。这时家家响起鞭炮声,以示新的一年开门红。
习作完整版请点击下面
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第1单元:春节 中秋节 泼水节 火把节
https://mp.weixin.qq.com/s/k1U-VeCBvFUi_9OrCxgx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