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古桥(八十三)——宜章“三星桥”(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

(2016-12-31 20:00:27)



     2016年10月21日。
     从宜章里田到宜章县城,要在广东境内骑行上十公里。进入宜章,到宜章古街,看“年关暴动旧址”,再往前一点点,就到了“三星桥”处了。
     宜章”三星桥“,位于县城南关街,横跨玉溪河,南北走向。“三星桥”建于何时,有两种说法:一是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一是始建于明正统年间,清乾隆二十五年重建。
     “三星桥”又称“兴文桥”为三拱石桥。古桥中间两墩为棱形,桥长40米,宽5.8米,桥面距水面7米,拱券平砌,桥面铺垫石块,桥面两侧巨石作护栏,桥两端设石阶梯,北端地势稍低于南边。
     “三星桥”连接宜章南北城区。在古代,“三星桥”是湘粤古道上的主要桥梁,民国以前,桥面两边搭建有小木板屋,分别开有小茶馆.小酒店.小吃店.杂货铺等等。南来北往客商.政要.旅人.差役多在此驻足,人流如织,热闹非常,是宜章旧时繁华之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三星桥”。
     “三星桥”,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星桥”的桥名写在桥边一堵矮墙上。桥周边并没见到省保碑和其它有关古桥的文字说明。
http://s14/mw690/001QwDpNzy77CKmvUGVed&690
     “三星桥”北边的石质阶梯。北端石梯有十二级。南边为八级。
http://s1/mw690/001QwDpNzy77CKmRVHW80&690
     “三星桥”的桥面和桥栏。
http://s7/mw690/001QwDpNzy77CKnhFpY16&690
      说“三星桥”必说桥下之“古井”。据传:“三星桥”边的水井原有三口,分别用日.月.星命名。三井与桥紧挨,宜章话中“井”“星”音近,于是“三井”演变成“三星”,如今仍有当地人将“三星桥”叫作“三井桥”的。
http://s6/mw690/001QwDpNzy77CKnC9Cde5&690
    “三星桥”的桥洞。圆润.周正.大气。
http://s8/mw690/001QwDpNzy77CKo0EVV67&690
    古桥中间两墩设船头形分水墩。
http://s16/mw690/001QwDpNzy77CKomUNhdf&690     古桥拱券平砌。
http://s16/mw690/001QwDpNzy77CKoN1OT8f&690
     玉溪河水在古桥下平缓流过。百年.千年,年年时时如此。
http://s10/mw690/001QwDpNzy77CKpaaoNa9&690
     “三星桥”南端桥洞下的古井。当地居民在井边有条不紊地洗着物件,井有约定俗成的规矩,食用水.洗菜.洗衣,口口分明,决不混淆。居民们也决不会胡来。这就是千百年来的约定俗成。
      站在桥上往下看井边居民们的洗涤背景,一幅边城市民生活的生动画面跃入眼帘。
http://s12/mw690/001QwDpNzy77CKm6xxp0b&690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原名“兴文桥”的桥被山洪冲毁,知县陈傅尧倡议重修,三月桥成,建桥因一合民心,二合天时,三合地利,故取名“三合桥”。后因其“桥锁溪流,为城隅巨桥”便再更名为“三星桥”。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三星桥”再次被洪水冲毁,于是再次重建,此次所建桥基.桥墩.桥面.桥栏全部使用巨大青石筑就,桥的分水墩用船头造型,有效地减少了水的冲击力。此次重建的桥一直到现在仍岿然不动地屹立在古城宜章的玉溪河上。只是古桥的实用功能已大大退化,不再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