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2010-04-07 14:24:52)
标签:

haru

photography

樱花

千鸟渊

日本

东京

旅游

原创

摄影

佳能

单反

朱不二

分类: 行行摄摄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这一年一度的赏花季节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新年。大概没有其他的花卉能让日本人倾国、倾城地出动去观赏了。
    早就耳闻位于皇宫附近的千鸟渊樱花是日本赏樱花的名胜百选之一。昨天也是一个难得的晴日,受天气的恩惠得以一睹千鸟渊樱花的风采。
   
    据说每年有100多万游人从日本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观赏樱花。当然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外国游客。如果说樱花从五六分开到谢落为期十天的话,大约平均每天有十万人次前去赏花。而最高峰时期大概要超过此数。

    千鸟渊是位于东京都内皇宫附近的一条护城河,因其形状似“千鸟”(啄木鸟plover)而得名。属于皇宫外苑的一部分,岸堤上的樱花与千鸟渊公园的樱花连成一片,绿道全长约有700多米,是赏樱花的名胜之地,据说夜樱更为梦幻迷人,可惜没赏到。千鸟渊附近的英国大使馆、北之丸公园(北の丸公園)也有不少樱花树,所以我们选择的路线基本上是哪儿有樱花往哪儿走(详细路径参考地图)。

    一整天徜徉在粉红色的樱花世界中,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每个人脸上都流溢着幸福的笑容,虽然人很多,几乎是摩肩接踵地前进赏花的。在九段坂的绿道入口处,竖着“左侧通行”的牌子,有保安人员在指挥有人通行。一进绿道,刚一看到美景,人们都不自觉地举起相机“咔嚓咔嚓”,保安人员不得不举着喇叭喊“请大家不要停步不前,这里只是开始,前面还有700多米的樱花。”幸好昨天天气好,不然举着雨伞、拿着相机不好拍照,也不好挪步啊。人虽然多,但很有次序,地上没看到垃圾之类的杂物,虽然公园里也有席地赏花的人,但都很安静,并不显得吵杂。
      好了不多说了,大家自己看照片吧。

早上路线红色箭头
下午路线蓝色箭头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在路上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庞大的花枝垂落在水面上。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据说坐游船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这是千鸟渊的经典场景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春色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怡然自得
这个角度看,那人好像躺在花枝上。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花海泛舟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花吹雪
日语里叫这样的落花为“花吹雪”,落花似风雪般。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花下赏樱人,看着像是新人(新入社员或者新生)。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花前月下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赏樱花的人们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拍樱花的美女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花如雪
快乐嬉戏的孩子
【行摄日本】樱花国度(五)@2010---千鸟渊赏樱



PS:我只是分享自然之美,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观看。
    花草等自然之物乃是造物主之所造,跟其在何处无关。
    心中有美的人走到哪都能发现美。
    我拍日本的樱花只是将自己眼睛所见的美景分享给大家,无意要PK哪个地方的樱花最美。花不醉人人自醉,若能享受到那份美,哪里的樱花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 那份心态,海纳百川才显宽宏、雄伟。
    不是说艺术和音乐是不需要语言,没有国界的吗?所以请尊重自然之美,尊重艺术。若有什么政见或者历史问题请去其他地方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