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能力发展分析


小班幼儿喜爱游戏、好模仿,但他们的大肌肉群发育还不太完善,幼儿体力较弱,身体活动能力较差,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语言理解能力不强。如何组织小班幼儿有效地参与体育游戏,一直是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根据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分析,我们普遍觉得户外体育游戏内容种类少,形式缺乏多样性,质量低。而且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短,尤其是小班幼儿,早上父母总想让孩子多睡一会,这就缺少了晨间锻炼的绝好时机。我们试图通过小班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组织和开展,让小班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快乐地游戏,快乐地锻炼。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水平较低,最常见的动作就是爬、走、跑、跳跃、投掷等,但是在日常组织体育游戏时,幼儿往往会不等老师说完就行动;在游戏时因为兴奋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体育游戏组织时基本动作处于表面性,幼儿兴趣锻炼点容易转移,达不到锻炼的根本目的。
我们将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动作发展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进行探究,从而提炼出适合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以及提供适宜的场景和材料,促进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案例
体育游戏“小兔子跳圈” 老师带领小班的小朋友们开着小火车,高高兴兴地来到操场上,准备进入事先放好的有圈圈的场地。老师很温柔地对小朋友说:“小兔子们,看到前面的圈圈了吗,那是你们的家,我们赶快到‘家里’去吧,看谁的动作快,好吗?”有几个孩子听懂了老师的话,马上站到了圈圈里,还有几个孩子则呆呆地一动不动。老师把小朋友拉到圈圈上。这时先到家的小兔子高高兴兴地跳了起来。突然有一只“小兔”看到了旁边的滑滑梯,所以高高兴兴地朝滑滑梯跑去。于是很多的小兔都朝滑滑梯跑,老师很无奈地喊:“小兔子们,回家了,妈妈在等你。”可是小兔子们没回来,而是更多的小兔子跑向了滑滑梯。
案例
体育游戏“捉泡泡”老师让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半圆,拿出了一瓶泡泡水,引出活动的目的,然后开始向孩子们讲解游戏的玩法以及规则,并向幼儿提出安全的要求,这时,有些孩子已经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了,喊着让老师吹一吹泡泡。然后,老师开始示范怎样玩“捉泡泡”的游戏,当老师一吹出泡泡时,再也坐不住的孩子们全部站了起来捉泡泡,这时老师已经控制不住活动场面了,为了让孩子们再次听清楚要求,老师把泡泡水盖上了。
案例分析: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来分析,小班幼儿在体育游戏时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幼儿游戏经验少,不能很好地理解游戏规则。
小班幼儿刚从家里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家里都是一对一的澳门网上真人赌博网址模式,或者是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大人多注意对幼儿的生活照顾,孩子很少有游戏的机会。幼儿的游戏也常常是处于单一动作的练习。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开始尝试游戏,幼儿的游戏也都是自发的行为。加之幼儿的语言能力刚刚发展起来,很多时候幼儿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所以对于老师组织的游戏,幼儿不能很好地理解。例如案例
2)幼儿的游戏缺乏目标性、坚持性,而且注意力很容易转移。
幼儿游戏时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影响。幼儿活动的目标性、坚持性差,而且有从众心理,喜欢模仿同伴的一些活动。例如:一个小朋友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捉泡泡,其他孩子也都站了起来,一拥而上打起泡泡来,幼儿行动目标性不强。幼儿喜欢模仿,幼儿的自控能力和游戏的坚持性较弱。
3)体育游戏中危险性相对较高。
小班幼儿正处于前规则阶段,他们没有自主意识,不会自我控制,更多的则是自发性行为。所以在小班进行一些正规的游戏活动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小班幼儿正因为没有很明确的自主意识,所以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引导,愿意跟着老师一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