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课程与泥塑的相互融合

(2020-05-29 14:09:12)
幼儿课程与泥塑的相互融合

泥塑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活动中形象逼真、容易操作的活动之一,在幼儿泥塑过程中不仅能训练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能力,还能使幼儿积累一些初步的立体雕塑技能。结合泥塑和《纲要》中的教育理念,阐述了通过挖掘素材、创设环境、多元教学等几方面来充实幼儿泥塑活动的研究,让幼儿泥塑活动变得更生活化、趣味化。 
 幼儿园泥塑活动之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是因为幼儿制作泥塑作品的过程是其操作、想像、创造、自我满足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引导和帮助幼儿提高对形象或物体的象、造型、制作等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幼儿园泥塑活动的有效、高质开展。 
  泥塑内容的制定是为了让泥塑教学活动更适合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对泥塑有兴趣。选择合适的内容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好的内容不但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所以泥塑活动的内容是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里的和幼儿的文学作品。孩子们如果对某个活动内容感兴趣,成人即使不要求他去学、去做,他们也会敢于冒险,主动的去学、去做。主动学习的关键是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依据幼儿的兴趣来选择有关的教育活动内容是一种较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泥塑的主要特征是直观、立体、形象。因此,最主要的在于幼儿如何抓住自己所要塑造的物体形象,这就需要许多知识来奠基。如基本的技能技巧,幼儿对平时经验的储存量,幼儿观察的条理性,幼儿对审美的理解等等。而且泥工活动中需要幼儿安静耐心的操作,时间一长容易产生枯燥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使一些幼儿感到腻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孩子具体情况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在泥工活动中,无论操作什么东西,幼儿常自觉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声音,或自言自语,或与旁人讲话,这些声音大都与操作内容有关,如果我们加以制止,那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就会随之消失。于是我就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诱导利用,以儿歌的形式把塑造形体的步骤、要领说出来,如捏鱼时,我用这样的儿歌来引导:搓个大圆做身体,片片鱼鳞剪剪剪,前面再来剪一刀,鱼儿张开小嘴巴。搓个小圆压压扁,再拿剪刀剪一剪,身体放在尾巴上,我的鱼儿做好啦。这样自然而然地将鱼的制作过程传授了幼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鱼的做法。在这种念念儿歌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和巩固了幼儿泥工的技能。 
  在泥塑教学中,不能违背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抹煞其特有的创作情趣。一团团泥土在孩子们手中变换着、创作着、游戏着,是最能锻炼孩子动脑筋的一种创作方式,孩子们通过学习、尝试、评价等过程,将心中美好的事物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思维产生兴趣和冲动。用泥塑这种媒介,记录对生活经验的感受,获得情感的发泄,自由创作的快感,使其真正成为开启幼儿智慧大门的钥匙,这便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泥塑创作活动的意义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