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工活动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手工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手工活动对于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培养,对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对于审美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乃至整个才能的开发,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手工活动以其特有的趣味性和游戏性为孩子们所深深喜爱。我曾问过幼儿“你们最喜欢幼儿园里的哪些活动?”孩子们毫不犹豫的告诉我“喜欢做手工”、看着小朋友如此偏爱手工活动,我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手工课,有的小朋友说:“我最喜欢手工课,因为能做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有的小朋友说:“看着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好开心啊。”由此可见,让幼儿动手动脑制作“小作品”,是一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良好美育和技能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手段。
我们学前儿童参与的手工活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剪纸、折纸、泥工、布贴、撕纸粘贴、编织、纸浆作画、废旧物品制作等等,手工材料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它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也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的手工活动,下面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认识的体会。
手工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手工活动对教师来说,教幼儿会做是目的,玩是一种手段,而对于幼儿来说,则恰恰相反,玩是目的,做是为了玩。幼儿为了达到玩的目的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好。因此,为了学习一种新的本领,上课就会特别认真听讲,教师示范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牢牢记在脑海里。如:制作小汽车,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要把汽车沿着半成品外轮廓线剪下(其中包括四个车轮,学习剪小转弯),然后沿虚线折叠成汽车状,最后用双面胶粘合,在这个过程中,剪小转弯,弯四个圆形(车轮),粘合汽车都是难点,为了把“汽车”做的有立体感,形象逼真,他们就会凭借对外界的感知及自己的思考,试着努力把玩具汽车做好。在完成作品后,小朋友之间会相互欣赏和评论,有的发现别人比自己做的好,就会模仿修改,哪个地方改剪圆,哪个地方该粘合等等。学着别人的样子,一边实验,一边改进,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当一辆辆“形状各异”的小汽车摆在桌子上时,大家都高兴的拍起手来。小朋友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思维,不仅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玩具模型,学到了新的知识和技能,也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手工活动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培养。在农村,常见到许多幼儿在一起玩泥巴、捏泥人。家长看见往往采取训斥的态度,原因是泥巴很脏,会弄脏了衣服和手。到底应不应该让幼儿玩泥巴呢?我认为应该让孩子玩。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物体反映在捏泥巴上,捏出各种各样的形体。如搓成细长条,孩子们说是面条;团成圆形,说是鸡蛋;团成半圆形,说是面包。不论捏成什么形状,他们总能说出类似的物体。还有些孩子喜欢玩沙、小石子、木块等,小石子可以摆成一个个可爱生动的小石人;用收集的碎木块订成各种形状,这些形状模型成为了他们想象中的汽车、小狗、小船等等,这些活动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
因此,手工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对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感受力、意志力、模仿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手工具有趣味性与知识性,幼儿在活动中观察、感受、模仿、动手、记忆、想象、合作。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学会,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幼儿的思维更加开阔。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各个器官都在积极地活动着,幼儿不断地解决活动中面临的问题,这使幼儿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意志力、思维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而手工材料的多样性、可塑性,制作的随意性,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操作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模仿和想象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生动有趣的手工活动让幼儿保持了积极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最终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养成爱动脑筋、爱探索钻研的良好学习习惯。幼儿在动手,动脑,快乐的手工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儿童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引导孩子参与到手工活动中来,让孩子真正融入这个艺术的殿堂,使手工活动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从而全面提高手工活动的教学质量。
总之,手工教育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应该充分把握好手工这个课程,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