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1QvjoNzy7huLuNuyW66&690
这几个月看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刚开始觉得这本书会比较深奥,页面又多,怕自己看不懂,在阅读了《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书中的几个章节后,我发现它对我们学习环境的创设有着非常好的指导作用。阅读《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一直对如何创设适合儿童学习环境很苦恼,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做的和学习的还有很多。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儿童在游戏中建构知识,他们通过自主选择,进行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游戏活动。在《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的这本书中就和我们分享了很多对于环境创设的理解和方法。也让我认识到了创设游戏环境的重要性。
要发挥环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要在整体上对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结合班级幼儿数量、年龄特点、活动室面积、室内设施、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等具体情况确定活动区的种类和范围。确定材料的具体数量,教师应该细心地观察儿童。如果儿童等待或争夺玩具,这就意味着材料不够,需要增加同种材料的数量。婴儿和学步儿通常进行平行游戏,所以,特别需要为他们提供数量充足的同种材料和玩具如果儿童在教室里走神而没有投人游戏,这可能是因为材料不足,或是材料太多了,让他们无从选择。要兼顾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的需要。集体活动需要的区域相对较大;小组活动的环境要便于交流,最好是半开放的;个别活动则是儿童私密的空间,这是非常重要却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要注意动静分离,因地制宜。各活动区的设置要将建构区、表演区等动态区域与语言区、美工区等静态区域相对分隔,以保证同一时间开展的区域活动能顺利进行。营造安全、温馨的氛围。分隔区域时要注意区域之间通道畅顺,确保安全;在不同区域可用不同色彩、线条、灯光营造相应氛围,还可以在私密空间提供垫子、抱枕、软垫等物,营造温馨的氛围。要提供数量适宜的材料。要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且材料富有挑战性,可单独使用或与同伴合作使用,年龄小的幼儿不以提供品种过多的材料,同一材料的数量可多一些。摆放材料要讲究艺术性。通过有序摆放、开放式展示、呈现材料差异性、展示关联性等将材料特点突出展现,呈现美感,以此吸引幼儿兴趣,使幼儿了解材料并与之产生互动。恰当储存材料。暂时不用的材料可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方式及时收纳,方便教师取放。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需要精心设计,更需要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环境有效使用,促进幼儿发展。要制定适宜的区域活动规则。这里的规则来自于幼儿内在规则意识的发展,是幼儿参与制定并执行的规则,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制定与执行,要尊重幼儿的思考和理解,能引导幼儿的正向行为,并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适时适度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调整。区域活动材料在投放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要么缺乏变化无法引起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要么频繁发生变化让幼儿不知所以,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更新材料时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可以是调整,赋予材料新的意义与价值,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集中更换。
看了这本书,我似乎对环境创设又有了许多以往没有的灵感,将保持已有的,弥补不足的。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充分了解儿童,为他们创设一个安全、温馨、美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的天性、好奇、真诚、淳朴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表达,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享受童年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