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劝你不要天天看股市

(2014-10-04 23:5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查看原文:http://www.zaotuixiu.com/archives/2866
http://www.zaotuixiu.com/wp-content/uploads/2014/10/watch-stock-market.jpg

最近股市非常波动:上周有四个交易日道指都有三位数的涨、跌,而且周四一天之内道指就跌了200点, NASDAQ也跌了超过2%。如果你有每天关注股市、分析投资组合的习惯,我猜你最近的睡眠质量恐怕不太好吧?

作为一名非职业投资者,不管是自己每天对股市进行分析,还是随时关注专家的点评,希望借此来找到市场见顶或者触底的拐点,这都是徒劳,甚至有害的:比如在股市上涨后,你担心会有调整;如果真有调整,你又担心会深跌;如果股市不但没有调整反而上涨,你又担心未来的调整会更加厉害;如果股市一直向上,你又会后悔没有早下单。纠纠结结,结结纠纠。

其实,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能真正预测股票的走势。退一步说,就算真有这样的大神,他/她也不可能还在靠做股评混饭吃。因此,无论精准预测是否真正存在,我们靠看电视、读报纸、或者上网站都是得不到的。

巴菲特曾经和圈内一帮著名基金经理人打过赌,谁的回报只要在十年内一直高于S&P500的平均回报,就可以赢100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人可以赢走这100万。巴菲特自己的基金,最近三年的回报率也不如S&P500。试想,连巴菲特圈内的高大上人士尚且不能看准股市,我们这样的业余选手更不可能靠自己天天看图分析来找到股票的高低点了。

所以,不要迷信有神奇方法可以帮你找到股票买卖的最佳时机。

那么,在承认没有人可以真正预测股票走势的前提下,我们投资股市时应该怎么办呢?老幺认为,关键在于换位思考,与其用预期中的股市走势,不如用自己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承担能力来主导自己的投资。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坚持长期投资,用时间来抹平市场波动

前面说了,没有人能够真正看准股市。指望能够频繁买卖,低进高出,短期内赚大钱就跟玩老虎机一样,完全是凭运气。玩老虎机,赌场要扣点;炒股,券商和交易所交也要收手续费。因此,做股票炒短期,虽然赌对或赌错股市走势的概率一样大,但扣掉手续费之后,多半是输多赢少。

不过,如果是长期投资,情况就不一样了。用巴菲特的话说,美国股市的历史证明,只要把投资分散在各个行业中,无论投资周期是10年、20年、30年、40年、还是50年,所有人都能获得不错的回报。统计数字表明,S&P500长期年平均回报为8.9%左右。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自己的现金流,保证自己有能力保持投资10年以上,那么,就算是不懂股市,随随便便买点S&P500的指数基金或者ETF,回报也还过得去吧。

2、 买稳定高股利股票,作为储蓄的替代

买股票,也不一定要以追求股价上涨、资本升值为唯一目标。有时候,以获取稳定股利为目标,作为储蓄的替代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并且,如果立足于长期投资,我们往往要在投资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才能收回本金及资本增值。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我们当然希望也有一定的现金回报。所以,把部分投资分配给成熟、稳定,股利丰厚的股票上,可以让我们平时就享受定期收益。

常见的稳定高股利行业有:

Reits
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
电信产业
大银行

3、定期根据自己财务状态的变化,调整资产分配

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基本上和投资风险成正比。因此,认真分析自己未来的收入情况,现金需求,风险程度能力等方面,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加大高风险资产的比例,是提高我们资产总体回报的一个重要策略。

股市就属于风险、回报均较高的一个投资方向。所以,如果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分险承受能力,适当增加长期股票在自己总资产中的分配比例,往往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平均投资回报率。

为了有效分配投资资产,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现金流所能支持的投资年限
投资损失、风险的承担能力
已有投资种类、行业等风险是否足够分散

通过定期,例如每半年或一年,审视、计算自己最优化的总股票投资金额,再对比实际股票金额,我们就知道自己是该买,还是该卖的大方向,而不必整天纠结于股市的每一点变化。

4、采用预设目标、分段建仓/减仓等手段控制风险

如果根据计算,我们的确需要调整投资组合,那么,可以考虑采用预设目标,分段买入、卖出等方式来控制风险。

所谓预设目标,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冲动,而提前设定好一些买或者卖的前提条件,例如市场价格、P/E,资产/市值比,股利年回报率等。一旦条件满足,就一定要相应行动。这样,既能避免在条件不具备时冲动,也不会因犹豫不决而丧失机会。

所谓分段建仓、减仓,是指在看不准市场走势的情况下,把预算要买、卖的总金额分成几个较小金额,每次只交易一个较小金额,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及数次交易之后,才全额完成预定的建仓、减仓目标。这样做,即使在前面的成交完成后市场出现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后面的新成交还可以挽回部分损失,从而降低了总风险。

老幺点评:

不管用哪种方法来控制风险、辅助决策,天天盯着股市看,每条股评仔细听都不会真正有助于把握我们的投资。正相反,这样做只会让我们每天在担心、焦虑和后悔中煎熬,不但容易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影响正常生活,还可能在操作股票时因精神压力而做傻事- 不是冲动地满仓买入/全额抛光,就是吓得自己束手束脚,什么都不敢做,最后一事无成。

对长期投资者来说,股市每一两星期关心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天天盯着看,徒增自己的烦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