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还没正式上映,但是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预售票房就已经突破1亿2千万元,按这个架势发展下去首映当日还不“破五”?而且春节期间《水门桥》就有可能出圈,票房直冲6亿,要知道七年国庆档《长津湖》就已经达到了4.3亿,所以《水门桥》乘着《长津湖》的东风,再加上强有力官宣观众也会力保《水门桥》出圈。而在全国人民高涨的爱国情怀感召下,《水门桥》在春节档期突破10亿大关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有网友说:“在老美不断挑事当下,《水门桥》恰逢及时地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鼓舞民众斗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还有网友说:“我一定会带着孩子看《水门桥》还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纸老虎’,什么是最可爱的人!”更有网友说:“别看老美气焰嚣张,在朝鲜战场他们赢不了我们,现在,在南海、在台湾他们也休想长到一点便宜!”
看得出大伙已经自觉的,把观看电影《水门桥》当成一堂爱国主义的必修课,有这样的民众自觉《水门桥》不大卖都难了。大家都知道,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长津湖战役其实《长津湖》并没有讲完,美军陆战一师没被全歼,后来还是跑掉了。而且《长津湖》结尾出现了一组镜头,美军爬上志愿军阵地,发现在此埋伏的志愿军战士都被冻成了冰雕,这其实就是为《水门桥》打下了铺垫。

因为在前作中,也就是长津湖战役后期,美军陆战一师仓皇逃跑,要想逃掉,水门桥是必经之路,其重要地位可想而知。水门桥架在两座山体之间,跨度虽然只有8.8米,但下面是断崖,是唯一一座可以通行车辆和人员的桥梁,也是美军陆战一师逃出长津湖地区,向南撤到真兴里的必经桥梁。在历史记载上,围绕这座桥梁,中美两军展开了惨烈的生死搏斗,志愿军战士三次将该桥炸毁,美军又三次将桥架上,最终得以逃脱。但由于志愿军当时的装备水平落后太多,后方连火炮支援都没有,只能靠人工前去炸桥。一旦这座桥断掉,美军便会被堵到桥北狭窄地带上,成为瓮中之鳖被志愿军合围并歼灭。所以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明确指示:封锁敌南逃之路,炸掉水门桥。
然而炸桥比并非易事,第一次炸桥后,第二天美军陆战1师第1工兵营就带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装备赶来,只用了一天时间,桥便被修复。第二次炸桥后,但随着美陆军第10军第73工兵营赶到,志愿军战士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这回敌人带来的装备更加奇怪,可以就地刨树制成木料,一夜之间又修起一座钢木结构的桥梁,同时美军在桥头两侧布下重兵,严守死防,恐怕桥梁再次被炸。情况十分严峻,志愿军战士认识到,在如此条件下,再靠偷袭很难奏效,唯有强攻。于是数以百计的志愿军战士反穿棉袄,背着炸药,从多个方向向水门桥发起冲击。
志愿军战士几乎没有任何重火力掩护,却都是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后,依靠顽强不息的战斗意志硬是将水门桥再次炸毁。这一次志愿军索性将桥的基座都全部炸掉,本以为这回炸得如此彻底,美军纵有天大本事,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将桥修复,只有乖乖被歼。然而,新中国的战士们低估了美国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强大的工业力量。他们很快确定了一套架设钢架新桥的方案,用大型的车辙桥组件作为新桥的基础结构。就这样溃败美军的汽车和坦克抵达水门桥,顺利逃掉。为了阻止美军顺利逃脱,附近一支本来埋伏好准备阻击敌人逃跑的连队却因为极寒天气,集体被冻成了冰雕。
战士们牺牲时,全部趴在雪地里保持着向前的战斗姿势,没有一个人身子朝后。后来有志愿军从小战士宋阿毛身上找到一张纸,上面这样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比起《长津湖》来,《水门桥》的故事更惨烈、更催泪,也更能激荡人心、振奋人心。有这么多人愿意选择第一时间更去影院感受这部电影,虽然有吴京易烊千玺等一众明星们的精湛表演,但更多的人是想重温这段动人史实,感受先烈们奋勇献身保家卫国的顽强意志,坚定保家卫国的革命斗志!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可战胜伟大民族!(随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