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VIP们已经看到了《大秦赋》大结局,虽然《大秦赋》从12月1日开播不久就被骂上了热搜,但是从猫眼秦“网剧热度”来看追剧的不在少数,这其中不外乎,一是人们想通过影视作品更多的了解这段对中国历朝历代的封建制度,文化,经济,疆域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历史;二是人们通过自己体验《大秦赋》在《大秦帝国》系列中有啥不同;三是,因为张鲁一、段宏亦和李乃文三大男主号召力,人们太想看到他们之间精彩的对手戏了。

应该说,一开始我们就被宏大的战争场面吸引了,其中,对士兵描写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打杀,而是讲究阵法,统一指挥,各种武器设备也都凸显出来。个别士兵的威风凶猛之劲头也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大家一开始都认为,这部剧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随着张鲁一的上线,人们就开始拧巴了,没有人怀疑张鲁一的演技,指数觉得让40岁的张鲁一演12岁嬴政就是赶着鸭子上架“太难了!”当时就有网友说:“古人13岁就这么早熟吗?”还有网友说:“装嫩不是不行,但是让40岁张鲁一装成12岁也太勉为其难了吧!”更有网友说:“怎么着,把观众当眼盲啊,为了凸显张鲁一的演技也不能这么打脸呀!”看得出自从张鲁一上线观众就感觉到了些许不舒服,小编也以为,尽管张鲁一是80后男演员里的演技扛把子,但是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少年嬴政,尽管后来的张鲁一的表现让管挑不出毛病,但是“装嫩”这一片大伙怎么翻不过去,直接导致《大秦赋》的豆瓣评分跌出了及格线。

虽然再后来的专访中,张鲁一为《大秦赋》辩驳:“自己40岁演13岁嬴政没问题”但依旧遭到来自四面八方批评,其中不少观众表示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就是40岁的张鲁一扮演13岁的嬴政,充满了违和感。然而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制片方辩解,因为他们认为,古人的13岁与现代人的13岁不可以视同一致。认为古人的寿命比起现代人要更短,因此也更早熟。在现代人看来,13岁还是上学的年纪,仍旧属于孩子。但放在千年前的战国时代,13岁已经是可以娶妻生子、上阵杀敌的年纪。同时,如果该剧真的挑选小演员扮演嬴政的青少年时期,片方也担心会出现演技跟不上等情况。
也有网友认为,作为演员,张鲁一在采访中一直将选角的责任推卸给片方,自己毫无主见可言,片方说什么就是什么,也很令人失望。更有人言辞激烈地表示,就是因为《大秦赋》剧组从上到下都是这种态度,剧集最终才会不尽如人意。而张鲁一的态度非但没有为他获得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反而让这位一向口碑不错的低调演员遭遇到“翻车”的危险。现在看来,张鲁一强行扮嫩不仅影响了个人口碑,也成《大秦赋》槽点之一,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毕竟中年演少年,观众接受度低,角色观感差,却又有一波接一波的演技派栽到这个问题上,如今张鲁一的好口碑也因少年嬴政急速下滑,在大多数观众眼中,如果演员有足够的“自知之明”,他们便不会陷入这种尴尬境地。
除此之外人们对这样的超长剧就担心在节奏上会出问题,果然还是出了问题,剧情过半后内容过于拖沓,秦始皇亲政、嫪毐之死等几集就可以交代完的事件占用了过多篇幅。而后期真正的看点,秦国是如何吞并六国的内容,却好像快进似地播完,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加之片方对于秦始皇的一生似乎想达到事无巨细呈现的效果,这就导致剧集的分量出现失衡。前期放了太多内容在秦始皇如何走上政治舞台,后期灭六国等大事件便只能以“快进”的方式让位于篇幅。小编以为作为一部宏篇巨制这样的大结局着实显得过于草率和不负责任了。
虽然,小编一直以来认为张鲁一的演技一流,但是在《大秦赋》他的表现也只能勉强排第三,排在第一的李乃文,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正儿八经演一个“正常人”第一次正八经的说人话。第二是段宏亦,对吕不韦这样一个有政治野心,但又是一个不折不扣商人的人格特质演绎的淋漓尽致,人物性格拿捏的恰到好处。虽然张鲁一的几场情感戏演的不错,但是一张脸谱化面孔让观众感到些许的疲劳。因为一统天下有功,小编不得不把它列在第三。但不得不说,在这三个人物出彩的部分不在张鲁一而在李乃文和段宏亦身上。总之,《大秦赋》离预期相差太远,这其中有张鲁一“装嫩”的原因,恐怕更关键还是《大秦赋》团队过于自嗨,低估了观众对影视作品品质的高标严要求!(随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