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已久的《中国好声音》(《好声音》),8月21日晚终于与大伙见面了,本季《好声音》又因李宇春新晋导师的缘故,所以开播前就备受关注。我们也看到在晚间十点重播时,浙江卫视的收视率就开始出现持续领跑的局面。这也是浙江卫视自“高以翔事件”后第一次出现在榜首的位置。
对此我们倒不感到意外,毕竟《好声音》今年已经来到了第九季,一档音乐综艺节目能够连续播出这么多年,自然有它的理由,虽然现在的热度和口碑已经大不从前,不过它依然还是华语乐坛最有影响力的选秀节目之一。另外,《好声音》这些年的确为华语乐坛提供了不少的素人优质歌手。
这一季《好声音》的导师阵容是历届最年轻的,有三位都是80后,李健反而成为最年长的。但是观众并不会因为导师年轻化对节目降低标准,反而更是高标准严要求。因为陪伴《好声音》九年观众也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大伙了解了华语乐坛起起伏伏,见证了《好声音》一步步走向辉煌成为顶级的、有影响力音乐真人秀节目。由于人们喜欢听到与众不同歌曲,所以对《好声音》报以很大的期待。
昨天,四位导师开场秀拉开了本季《好声音》的大幕,表现最好是谢霆锋,他演唱李建作品《传奇》得到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有网友说:“谢霆锋终于唱《传奇》了,好好听啊,仿佛感觉到与王菲隔空对唱。”看到谢霆锋演唱《传奇》晾上露出笑容,好奇网友说:“不知道谢霆锋选择这首歌,是否又隔空示爱的意思呢?”不管网友咋想,但是当晚谢霆锋真的唱的好。
其实很多人都想听李宇春首秀歌曲,但是她选择了李荣浩的《我要怎么办?》虽然李宇春在编曲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无奈这首歌就是“呵呵+哈哈+我要怎么办?”的索然无味。有网友说:“舞台上的李宇春就是女王,能把这么烂的歌唱的如此霸气!”而对李荣浩这首歌也有网友说:“李老师总说,象说话的唱歌,可是你这呵呵、哈哈也不是正常人说话的方式呀。”还有网友说:“眼睛小不是你的错,可你别把观众当成鼠目寸光的傻子好吗?”估计李宇春自己也没想到把李荣浩的这首作为首秀会遭到强烈的吐槽。这还真不能怪网友吐槽,因为“呵呵+哈哈+我要怎么办?”真不知道李荣浩老师究竟要表达什么?没想到这首歌李荣浩自己还没公开演唱,就让李宇春踩了一下雷,结果还真炸了,炸出了一片差评,估计这下李荣浩也不会把这首歌纳入专辑了。



当晚有六位学员成功获得导师转身,其中有两位是四转。四位导师算是雨露匀沾,每人都收获至少一名学员。第一个登场的程欣,演唱了逃跑计划的《重来》,成功获得所有导师的青睐。她的嗓音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自带混合音效,声音有磁性,高音也唱得上去。李荣浩对于这类学员的培养还是很有心得的,会选择合适的歌曲让他们自由发挥,去年就是这么拿冠军的。不过程欣声音和唱法的辨识度,还是无法和去年的邢晗铭、李凡一相比,没办法让人一下子记住。
龙女和飞象用一首电子改编版的《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也获得了四位导师转身。其实导师们大多看中的是龙女的vocal,飞象虽然在音乐上很有想法,但小编觉得她的rap其实听起来挺些尬。如果想让龙女和飞象走得更远导师还真得多花点心思。昨天能让小编喜欢也就是潘虹了,有颜有值,声音也有辨识度,可塑性强,如果选对了歌可能会在后程爆发。


本季增设了原创赛道,但是不论是宋宇宁的《三巡》,还是穆苏的《上头歌》似乎都没有太多的惊喜。两人词曲都中规中矩,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小编以为《好声音》为了鼓励原创歌手的想法是好的,但不管是原创也好,翻唱也罢,最主要还是考察学员的声音条件和演唱技巧,总应该有最基本的标准吧。总之,仅从首期节目来看,并没有那种一眼就能看出具有夺冠实力的选手,也没有个性非常强让人一下子就记住的学员,整体惊艳度不够。
最后小编来谈谈对导师们的看法,为什要单拎出来说呢?因为很多差评是对四位导师的过分斗嘴的表演状态表示不满,认为应该多回归音乐,少斗嘴自行加戏等等。有网友就说:“太缺少惊艳的东西了,就一般还好的东西加上导师一顿浮夸的表扬抢人,就觉得就这?至于吗至于吗?虽然四个导师还算默契,但是废话也忒多了点,唠嗑比唱歌多太多,剪吧。”还有网友说:“夸赞话语非常之多,却并未提出更多有效的音乐层面上的点评。”更有网友说:“废话多也就算了,还长时间把选手晾在台上,真想聊就散场再聊,反正有三个月的时间呢。”显然,现在的观众只能从导师那里听到称赞之声,却无法从导师那里听到专业的批评声音。因此,观众无法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这可能是好声音给观众非常之大的一个遗憾。
要说,在历届导师中,能给选手最大帮助,对观众有普及作用的就得说刘欢和陈奕迅两位导师了,尤其是陈奕迅每次点评选手都会让选手心服口服和其他导师在不绝口,因为他总能找到选手细微处的不足,并以自己从艺多年的经验告知如何去做。就连被淘汰选手都赞陈奕迅导师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确是高!而在本季第一期里我们实在是没看到很专业的点评,几位导师语言贫乏,就连李健和李荣浩两位导师在言语表述的时候也是经常有上句没下句的,有网友评论道:“这种结结巴巴的口语化,虽然有一种生活真实感,但形成的节目内容,却是并不流畅的。这一面上,其实已经削减了节目的美学效果。”小编觉得这话说的在理,因此时转椅上的导师们,要的是语言功力,帮助选手突破瓶颈继续前行,帮助观众其了解音乐更本质的东西,而不是自娱自乐、废话连篇的自嗨!(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