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由王凯、江疏影和任敏主演的《清平乐》这部大戏落幕,大结局时豆瓣最终还是保持在6.8分,总算撑住了面子。

但是,网友对这样的结局似乎不太满意,有网友说:“总觉得这个结局有一点点仓促,编剧急着收尾?”还有网友说:“无语。你那么多集的清平乐我们也就不说啥了,你最后的孤城闭总要好好拍一下吧!结果你就整这个。”更有网友说:“结局,徽柔疯了,怀吉走了,观众闭了!”甚至有网友直呼:“这个结局什么鬼?!”看来网友直到《清平乐》收官时,也没改变吐槽模式。
一开始,由于剧情拖沓严重顾此失彼遭网友诟病,当时就有网友说:“整个剧情的时长,却没有带给整部剧精华的提升,即故事主线的丰富,反而更加精简。很多网友都在嗑怀吉和徽柔这对CP,同时他俩也是原著小说《孤城闭》的主人公。不知道什么原因,在电视中他俩的剧情被刻意地简化了。”其实原因不难解释,因为《清平乐》是由孤城闭这本小说改编的,小说的主感情线是温柔公主与梁怀吉这一对小情侣。但是因为中国的国情对这种禁忌之恋有诸多的限制,所以把主角改成了宋仁宗与皇后曹丹殊,并以宋仁宗的一生展现了这大宋的太平盛世。帝后之间的感情线本来就不太明显,为了加深戏剧冲突,也是难为编剧煞费苦心,增加了很多帝后的对手戏,还人为增加了帝后的感情冲突的戏,但是看下来感觉总的来说很牵强。

在大结局前篇中,官家将怀吉召回,在与公主遥遥相望之后,公主回府。剧情表现的是官家让张茂则去公主府探望,然后公主府竟然起火了,剧情就闪回了一下,这部分的表达只用了几分钟,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清楚刚刚发生了什么。其实这部分也是展现了徽柔对怀吉用情至深的地方。难道编剧有所顾忌吗?反而是作为副线的徽柔公主与梁怀吉这一对儿有虐点有撒糖的时刻更有看头。这部剧副线的感情戏比主线还要突出,就显得有点儿本末倒置。因为对帝后之恋总是娓娓道来的同时,也只能让徽柔和怀吉一带而过了。剧情整篇都是这样的风格,让人觉得顾此失彼。

我们看到,《清平乐》刻意将布局做得很宏大。为了表现这部剧的社会环境是大宋太平盛世,所以增加了很多的文人骚客、政客,比如苏轼、范仲淹、司马光、晏殊、狄青等这些名人。但是这些名人的政治生活与后宫的这些感情戏又没有太多的瓜葛,就让整个剧显得很有分离感。你往往刚进入后宫这个氛围,进入各个人物的感情,瞬间又转换到朝堂之上或者不太相干的人物身上,让人很跳戏。
另外,在叙事上,主线缺失强情节与戏剧性,剧情主次难分导致故事铺呈如流水账,多线故事叙事七零八落,朝堂戏交由台词交代,缺乏情节张力。而在最能带动观众追剧热情的情感线上,长达50多集里,主人公宋仁宗与“官方CP”曹皇后的情感依旧如一潭死水,心胸狭隘、骄横跋扈的张贵妃持续受宠,搅动后宫纷争,人物缺乏魅力,情节压抑。好不容易等来原著主人公怀吉与徽柔的情感线,观众于夹缝中磕糖,然而大徽柔出场没多久,就已经在主人公宋仁宗的强拆下,一步步走向悲剧。每一步都恰到好处的和观众喜好“对着干”。将一部言情小说逻辑框架,改编为历史“正剧”,《清平乐》朝堂戏一盘散沙,情感戏纠缠积郁,两头没讨好。
再有,精彩的宫斗戏欠缺。整个这部剧里面的反派人物张妃出场的很晚,十几集才出场,然后出场十几集就下线了。整个宫斗戏完全还没有展开就匆匆结束了,反而描述皇后与苗娘子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还要多一些。但在后宫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真的有惺惺相惜和友谊吗?对此,小编表示怀疑。

昨天大结局后,王凯、江疏影和任敏等主演纷纷发文,尤其是江疏影江疏影马上在微博发文告别,以“一个怎么捧都不红的女演员的独白”开场,讲述她的心路历程。从文章的开头就能感受到江疏影的自卑,万年不红就是她的标签。江疏影坦言自己是自卑而且悲观的,毫不顾忌地说到自己饰演的这些角色都曾经被狙击过,甚至“捧不红糊咖”都是自己的代名词,自己的资质也一般走到这一步凭借的就是自己不服输不认命的傻劲。

说实话,《清平乐》之所以最后落下这样的口碑,跟编剧有很大关系,当然演员也不能完全撇开责任。可是大伙在夸奖王凯和任敏演技的同时,却对江疏影冷嘲热讽,这多少显得有点不厚道,因为曹皇后从始至终也没掉链子,也正如网友所说:“江疏影真的把曹皇后演活了”!(随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