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四点刚过,就传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称《哪吒》)票房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下称《复联4》)实时“战况”,《哪吒》官微也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了这一好消息,“《哪吒》票房破42.4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总榜第三!没有生来的英雄,只有成就英雄梦想的你。奇迹,属于这条路上的每一个人”。

于是网友们也争先巩后地登陆《哪吒》官微前来祝贺。有网友说:“让我们掌声恭喜哪吒三太子周三喜提中国影史第三名!陈塘关三兄弟终于会师了!”还有网友说:“快乐不需要等到明天,这一秒就超过复联,如果票房可以不被间断,那就永远封神登天,你是哪吒!”更有网友说:“这就是哪吒的命!”包括《人民日报》等各大主流媒体也及时通过网络对《哪吒》取得优异成绩给予宣传和报道。
就连《复联4》的导演罗素兄弟在其官方微博中发来贺电称:“恭喜才华横溢的@饺子导演的电影《哪吒》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功!祝贺你们创造新纪录!8月29日(北美上映)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去电影院看的。”罗素兄弟最后还不忘发来灵魂一问:“哪吒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饺子导演回应道:“感谢两位导演的支持,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大家学习。有机会来中国一起吃四川火锅呀”

《哪吒》票房超过《复联4》后,大伙又对《哪吒》有了新期待,因为有媒体这样说:“《哪吒》票房超《复联4》其实是没有任何悬念的。现在唯一的悬念就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上映期内,是否能再收4亿,打破《流浪地球》的记录,跃居票房榜亚军?再然后......”
在小编看来,不管《哪吒》能不能打破《流浪地球》的记录,《哪吒》都已经足够成功,足够优秀了。因为《战狼2》上映时发生了某些事件,激发了无数国人的爱国热情。而《流浪地球》又是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又是爱国题材,又是在春节档,所以也能揽金46亿。所以反观《哪吒》,既不是任何大IP,有没有任何“事件营销”,在没有任何“天时地利”等优势帮忙,愣是凭借哪吒手中“混天绫”“乾坤圈”和脚下一对“风火轮”冲到了42亿了。如果排除外部的“力量”,《哪吒》的票房含金量无疑是最高的。而且《哪吒》打败了《复联4》,票房榜前三甲都是国产电影,这是国产电影扬眉吐气的一天。

虽然依旧有人以“众人皆醉我独醒”故作姿态再说“《哪吒》的高票房是偶然事件”甚至之前还有人说“《哪吒》超《复联4》只限于理论上的有可能。”现在看了那些往《哪吒》身上泼凉水的人可以找墙角抽自己的脸了。《哪吒》)燃爆了2019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超过40亿人民币超过大多数人预期,小编近年来刷三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战狼2》,另一部就是《哪吒》,虽然在观影时都带有某种“情怀”,但是主要还是想看看《战狼2》是如何挑战好莱坞商业大片,为国产商业片赢得一席之地;看看《哪吒》是如何利用“混天绫”舞出国产动画一片天。
小编姑且不论《战狼2》大获成功的前因后果,只想围绕《哪吒》谈一些个人的浅见。应该注意到,这段时间中国观众都在讨论“《哪吒》能超过谁,还能超过谁?”,即使我们很讨厌各种各样的“排行榜”,但此时人们对《哪吒》能否进入前三的中国电影史票房排行榜却情有独钟。我们似乎不否认《哪吒》是典型的“旧瓶装新酒”,但其成功在于创新演绎经典故事,将老品牌讲出了新意。有媒体评论道:“《哪吒》创新了中国神话故事模式,是品牌年轻化的典范。”那么,《哪吒》票房超《复联4》有何实际意义呢?小编有三点看法:
首先,《哪吒》为国产动画趟出了一条新路。
我们记忆中的中国动画电影多半还是水墨、皮影、剪纸这样满满的中国风。那时的动画片也不叫动画电影,金鸡、百花这样的大奖评选也只是将其定义为“美术片”即便如此“最佳美术片奖”也多半以“空缺”收场,尽管业内人士在呼吁“为‘美术片’多一些政策倾斜和资本投入”但是最终还是石沉大海,顶多了是水面冒气一两个水泡。虽然这些年这类影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人们关注度不够,常常因资金短缺一度让“美术片”沦为鸡肋。更糟的是在中国电影走向市场化,国产动画片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边是好莱坞标准化、工业化、批量化生产出的包装精美、质量统一的商品,一边是靠师傅带徒弟传承的,生产力不足的手工艺品,而这段时间日本动画片却搞得风生水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动画的影视占据了中国影视市场半壁江山,中国动画片自此掉队。
就在这时,《哪吒》满血复活了,特别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喊的是“荡气回肠”让那些有机会看路演观众做了一次《哪吒》的义务宣传员。小编一是感觉到,大街小巷茶楼咖啡厅就连逛大卖场顾客嘴里说的也是《哪吒》小编就听到路人在说:“哪吒那小子这回真的神了!”小编看完《哪吒》后也在观后感里说:“《哪吒》观看门槛低,内容不低幼,真正的老少皆宜。”这说明啥?——说明《哪吒》拥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也开始与时俱进称《哪吒》国产动画,不再是“美术片”了、
其二,《哪吒》让大仙们有了烟火气。
电影《哪吒》不论是哪吒本身还是敖丙或是太乙真人都是上仙或大仙,以往观众在影片中看见这些仙人往往有违和之感,原因是观众与仙人们找不到共鸣契合点,所以也有网友说:“人与仙根本就不是同一世界的人,他们生来是仙我们生来是人,两者之间难以勾连搭!”但是我们看到《哪吒》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不仅采用其标准的角色原型设定法和三段式的故事模式,遵循英雄受困、英雄觉醒、英雄反击的套路徐徐展开。而且让哪吒变成了英雄的成长过程中的“普通人”他渴望自由,渴望被关注、被认同的内心,让观众很容易在哪吒身上找到共鸣,从而将情感投射在角色身上,一起展开冒险旅程。而太乙真人不仅是哪吒引路人,更是哪吒保护者,敖丙也让我们觉得不再是哪吒“死对头”更多的是盟友是朋友,是对手,是心灵沟通的对象,是成长的伙伴。
其三,《哪吒》告诉我们招不在新,管用就行。
我们已经看到最新一款哪吒不再是人们喜欢的那个莲藕身材、国字脸的哪吒,竟成了烟熏妆、鲨鱼齿,还有一脸小雀斑的吒儿;不仅丑,简直是“奇丑无比”应该说这样的“魔改”是具有颠覆性的,闹不好就会落个“鸡飞蛋打”然而这个“坏小子”居然被广大观众接受了,这是因为,从灵珠变成魔丸的吒儿,最大的不同是他孤独、暴力、单纯又聪明,跟时下的熊孩子一个样,再追《小欢喜》很多网友,都觉得方一凡季洋洋像极了哪吒,而方圆和董文洁等一干家长们也像极了李靖夫妇。再看背负原罪出身的哪吒,逃无可逃的天劫,被强行贴上“妖怪”的标签,子虚乌有的偏见,像一座座大山,将哪吒尚未开始的人生死死压住。观影时,小编也在感叹:“谁的青春不流泪?出身无法选择,偏见和压制如影随身。但这并不代表哪吒必须认命服输,一生都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然而哪吒用抗争打破成见,他一手撑天,一边呐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佛是魔,我自己说了才算”的高潮戏,让观众热血沸腾,几乎要跟哪吒一起呐喊起来。迎合并调动起消费者的情绪,成了该片点燃暑期档引爆市场的导火索。不屈服于命运,才能做自己的英雄!应该说,《哪吒》为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赋予了全新的价值观:少年从青春期反叛中体味到骨肉深情;青年一代看到如何改变命运;日渐向生活妥协的中年人看到了打破成见的可能性。《哪吒》成为一部被中国各年龄段观众都广泛接受的励志电影。

当下,在不断的挫折和世俗的偏见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认命:因为常言道:“命里有时终归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现在的年轻人一步步走向佛系,一直在努力工作、永远不停息,也曾想奋力抗争,无奈世俗太强大。只有顺天认命,与世无争,逆来顺受。而此时,哪吒喊出了他们的心声,《哪吒》这部电影之所以迅速燃爆市场,正是因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颗不认命的心:混世魔王哪吒即使命中注定难逃天谴,但他也从未想过向命运投降。他怨恨过父母的无能为力,怨恨过周围的人不接纳,最终他选择的是:“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所以小编并不太在意《哪吒》超越《复联4》后,是否还能超越《流浪地球》或者《战狼2》,而更在意《哪吒》所折射出来的正能量,以及它对中国电影所做出的贡献,因此我们必须感谢饺子导演以及《哪吒》团队,因为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片的未来!(随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