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公交车坠江为什么矛头指向轿车女司机?

(2018-10-29 07:17:02)
标签:

重庆公交车坠江

女司机

网络暴力

分类: ★随意时评
  重庆公交车坠江为什么矛头指向轿车女司机?
  从看到“重庆公交车坠江”消息的第一眼,笔者就紧盯着事件的后续报道,特别是当地警方关于事件的“通告”,可能是为了第一时间救人,我们才没等到最快、最新的事故通告,于是坠江事件就成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明明是在调查之中,却不知怎地就被多家媒体报道成“轿车女司机逆行致使公交车坠江”,于是乎一场全民声讨“女司机”的画面就此展开。
   由于是主流媒体发布的消息,网友便不假思索的开始对轿车女司机进行围攻,当时就有网友说:“这个女司机一定要判死刑!让她一个人死就好了!干嘛连累那么多人!”跟贴的网友也齐声呐喊:“女司机该死!”然而在昨天17时46分我们终于看到了平安万州发布通报称:“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车行驶途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通告还说:根据调查访问、调取公交客车沿线监控视频,初步确认当时公交客车上共有驾乘人员10多人。目前,事故原因正进一步调查中。
     “平安万州”这份通报还算来的及时,最起码证实了“女司机”并非逆行,不然还不知道吃瓜的群众还要诅咒什么呢。网友开始向女司机道歉:“我们错了!”,但是笔者现在也没看到哪家媒体像开始哪呀积极说声“我错了”,所以有网友说:“交通事故就报道交通事故,无脑媒体总是利用无脑民众的脑残心里,在标题上大做文章博眼球!事实不搞清楚就放出来误导舆论。”还有网友说:“昨天那些自以很有正义感人呢?说判女司机死刑人呢,说让女司机也跳河陪公交车的人呢,今天真相来了,觉得脸痛吗!”有评论甚至说:“差一点,偏见和不实的报道要了一个‘女司机’的命!”这话不假,因为当我们只为了追求新闻时效性而忽视事件的真伪,以至于转载未经核实消息违背新闻客观性而造成新闻反转,为了博眼球而制造“女司机”的标题,为了流量而牺牲新闻应有属性,不经全面调查仅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以至于误导大众,并引发网络暴力,我们都在说“造谣可耻”可有些主流媒体在报道“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又做了什么?
      应该说,公交车坠江挺让人们心痛的,虽然公安、交通、海事等部门正在现场全力施救。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车上有生还者几乎为零,事故的责任与教训理应在真相查明后得到总结与反思。但是在真相未明之际,事故现场之外的舆论场却上演了一出剧情反转戏码,这同样值得反思。

    因为,事故发生后不久,有媒体报道,万州区应急办透露,事故系公交车避让一辆逆行的小轿车所致。小轿车为一女司机驾驶,而且现场照片显示女司机穿的是高跟鞋。这引得舆论山呼海啸般地对所谓“肇事女司机”予以谴责,以致整个女司机群体跟着倒霉。但随后重庆市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却显示,“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事情于是反转,一些之前谴责女司机的大V选择了道歉,也有人悄悄删帖,也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因为没看到反转——继续声讨女司机。

     原本是一起惨痛的坠江事故,却演变成对“女司机”的舆论审判,最后发现“女司机”不是肇事者而是受害者。这个时候却没有出现对男司机的舆论审判,十分说明问题。笔者想来,“女司机”之所以很方便地成为靶子,与舆论场长期以来的铺垫密不可分。女司机群体一贯是网络歧视的受害者,在没有任何客观证据的情况下,她们被认为比男司机更鲁莽、更无能、更易招致事故,统称“马路杀手”。

    关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笔者以为在事情刚出来,全网震惊,痛惜一车人生命可能全部陨落同时,很多人不遗余力诅咒“女司机”,这不仅是“为正义”,还是严重的“性别歧视”因为前一段时间由于女司机连连出事所以就把女司机冠以“马路杀手”这是因为女司机们确实存在,穿高跟鞋驾车,驾车时还涂口红的毛病,媒体给到我们画面无非也想说明事件中的女司机也是这样。

    但是笔者以为,当恶性事故发生时,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正义。不在乎真相的正义都是伪正义。面对突发事件,在信息不清的时候,大家不妨克制一下表达的欲望,更不要动辄给当事人贴上歧视性的标签。跑偏的舆论不但让社会失焦,也会遮蔽真正的问题。说到女司机种种不是,笔者作为老司机说句公道话“女司机比男司机驾驶途中更讲究,更守规” !(随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