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英国媒体披露了桃乐丝死亡原因,称:“小红莓乐队主唱桃乐丝的验尸报告6日出炉,证实她是因喝酒过量,醉倒在浴缸内被淹死,其身上并无伤痕,无证据表明有自残倾向,因此验尸官判定死因是“悲惨的意外”。桃乐丝今年1月15日猝逝,享年46岁,今天刚好是她的冥诞。”
国内,除了一些媒体发表评论,不少歌迷网友也纷纷发文追忆这位天才歌手,有网友说:“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痛苦,不要在自残了,虽然酒精是可以减压,但也别过度。”还有网友说:“喝了酒千万不要泡浴缸,本来喝了酒血流就会加快,泡热水更加快,会头晕,甚至晕倒。”更有网友说:“喝过酒的人不要泡澡很危险.....希望天堂有音乐相伴。”看得出网友对桃乐丝离世无不感到惋惜。
小编对“流行音乐”几乎算是个白痴,不要说国外的会记住多少,就连国内的流行音乐团队也叫不出几个,但是唯独记住了“小红莓”,是对“小红莓”了解吗?当然不是,而是以前听说“小红莓”要来中国演出,现补得的功课,好在众人面前嘚瑟装着自己很懂,结果一开口就被嘲笑了,因为小编把“小红莓”说成了“小草莓”,这也不能怪大伙嘲笑,因为那时自己连蓝莓都没见过,也好在没见过,不然保不齐会把“小红莓”说成“小蓝莓”,就这样“小红莓乐队”至今都记得倍儿清楚,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小红莓乐队和主唱桃乐丝(Dolores)疯狂搜索有关他们视频,下载桃乐丝的歌,看视频是为了了解现场有多火爆,听专辑是为了更清晰体味歌曲中所表达情感。

尤其是候来听到,原来取消中国巡演是因为桃乐丝的抑郁症,没在中国看到真可惜。感觉很多美好的,曾经的东西都消失了。有好几天都没缓过神,因为在此前听闻大卫鲍伊走了,都没这样过,或是她太年轻了,因为今年1月6日去世那一天才46岁,抑或是王菲和李宇春都翻唱过桃乐丝经典之作。但是后来由于警方迟迟没有对桃乐丝的死因给出靠谱结论,于是关于“桃乐丝之死”坊间传出不少版本,但总归都围绕在“他杀”和“自杀”两者之间,人们纠结桃乐丝的死因,也绝非是空穴来风。
因为,2012年2月11日,美国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被发现猝死于洛杉矶贝弗利山庄的希尔顿酒店的浴缸之内,年仅48岁。根据洛杉矶媒体的新闻报道,当时急救人员在浴缸中发现了惠特尼,并立刻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CPR),20分钟后,宣布死亡。同时对外宣布“并未发现犯罪行为”,并表示仍需几周后的毒理测试结果才能最终确定死因。几天之后验尸官办公室告知惠特尼的家人,惠特尼并非死于溺水,因为肺里并没有“足够多的水”,他们认为惠特尼死于阿普唑仓等处方药与酒精混合之后引起的反应。

而“不是生前溺死”也是基于:生前溺水时,水进入肺部后,会在呼吸的作用下,和肺部粘液充分混合搅匀,形成所谓“蕈样泡沫”。大部分生前溺死者,稍微挤压一下胸廓,就会有蕈样泡沫从口鼻溢出,甚至不用挤压,蕈样泡沫就直接挂在口鼻外面。如果生前溺死,水中的物质会和呼吸一起进入肺深部,有些物质是很难破坏,且容易检出的,比如法医常用的:硅藻。
但是的惠特尼死亡的确引起美国媒体对“浴缸溺亡”的高度重视,大伙都在想:浴缸本应是休闲放松的工具,怎么会成为夺命浴缸呢?其实死于浴缸之中并不少见。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00年一年中,美国共有341人死在浴缸中。可是当时在美国社会却引发了“惠特尼•休斯顿是自愿走向浴缸的吗?”的大讨论,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对惠特尼的死亡依然存有疑惑。因为惠特尼死亡姿势为:脸部朝下浸在浴缸里,双腿伸直,就像是栽倒在浴缸里一样。不想突发心脏病更不像烂醉如泥。
所以为了慎重起见,警方对桃乐丝的突然猝死,经过了反复研究得出“饮酒过量,浴缸溺亡”,因此验尸官判定死因是“悲惨的意外”然而这样的“悲惨的意外”在我们国内也并非鲜见,有消息报道在我国每年溺亡案例中浴缸溺亡的也占十分之一。就在前不久据安徽商报消息
昨日凌晨3点半前后,合肥大钟楼附近一家酒店内发现一名女子在浴缸内死亡。事发后,警方赶到现场,将与女子共同入住宾馆的一男子带走调查。 知情人介绍,女子当晚和一男子入住宾馆,凌晨3点半前后,男子发现卫生间有大量水流出,于是通知宾馆工作人员前来查看,不料门打开后发现女子已沉入浴缸里,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女子已无呼吸。警方连夜将男子带走调查。据悉此案还在调查之中。
必须承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浴缸泡澡开始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男士们也开始学着影视剧里大佬们叼着雪茄泡澡,女士们也是美美地泡澡时品着红酒,有些明星自拍里更是浴缸+香烟+美酒一个都不少。所以我们追思桃乐丝的时候,也要提醒“向往美好生活”的我们,浴缸泡澡有危险,饮酒过量泡澡更危险,“悲惨的意外”还是少发生些为好!(随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