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网报道:近日南宁的谢先生遇到了麻烦,他向当地食药监部门举报“吃旺旺雪饼运气没有变旺”,认为对方“虚假宣传”,可是这封举报函却莫名泄露到网上,一并泄露的还有他在举报函中留下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之后不断有人发短信嘲笑谢先生,身边人很多也都知道了他写了这封举报函,他的生活被嘲笑和戏弄笼罩。
首先得说:“旺旺雪饼”火了,举报人惨了!因为不管结果怎样“旺旺雪饼”借此又做了以广告营销——火了;至于举报人谢先生能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和应有赔偿,恐怕要悬上一阵了,因为目前还没有调查结果,起初没对这件事感兴趣,后来得知谢先生为此辞掉了工作,现在连家门都不敢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9月11日,谢先生在南宁市江南区的北京华联超市购买生活用品。因为看到超市销售的旺旺雪饼包装袋正面显著位置用较大字体标着“天天吃旺旺运气会旺哦”的广告语,便买了一大袋回家。
9月19日,谢先生写了一封实名投诉举报函举报,并打印三份分别寄给南宁市江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玉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函上,举报的对象是北京华联南宁江南店和玉林广西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举报理由中写到,“买回家后连续食用多天,运气并没有变旺、变好”。
9月21日晚上,谢先生掏出手机发现,他寄给南宁市江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投诉举报函被拍照传到了网上,信函落款处他的姓名、电话等身份信息全都泄露了。之后的日子就成了谢先生的噩梦,手机上接二连三收到骚扰短信,大多是嘲笑他的。
 
对此,食药监称不是他们泄露的,并向媒体表示他们内部就举报函泄露之事进行了调查,“但没有证据显示是从我们那儿泄露出去的”。
这名工作人员对媒体称,“按照今年3月开始实施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举报人的信息是要严格保密的,从法律角度是绝对不允许泄露的。如果有相关部门介入查实(是我们的问题的话),我们一定会严惩。但我们局这么多年从没发生过泄露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事情。”他还表示,“从写信者本人,到邮寄、接收、办理的各个环节,都有发生泄露的可能”。事情一下就进了死胡同,那么问题来了。
其一,谢先生该不该举报“旺旺”?
谢先生认为,这条广告,我是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的。但是连续吃了几天(旺旺雪饼)之后,发现并没有怎么样。后来我上网搜索“运气”“骗”等关键词,看到一些帖子里说它不符合《广告法》,感觉很生气,就决定举报。他说:“一开始只是想讨一个说法,没写要求赔偿的金额,后来有人跟我说“你太笨,有权利不去行使”,我就加了“要求赔偿500元”吃了“旺旺雪饼”运气没有变“旺”,是否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虚假宣传,需要看相关部门的判断标准。但是举报这件事本身是谢先生自己的权利。
根据我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各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机构及投诉举报承办部门应当依法保护投诉举报人、被投诉举报对象的合法权益,严禁泄露投诉举报人的相关信息。在本次侵犯举报者隐私权的过程中,若是普通人泄露了相应信息,应当依照《侵权责任法》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若是由机构内部人员泄露了相应信息,则谢先生可向该机构主张上述权利。举报信涉及举报者的个人信息,本身就属于其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又由于举报往往与被举报者的利益密切相关,极易引起其对举报者的个人报复。因此立法上对于举报者的个人信息采取严加保护的态度。
其二,谢先生招来什么麻烦?
举报函泄露以后,很多人发短信来嘲笑自己,他说:我手机上接到很多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都是嘲笑我的。有人给我发来QQ群和微信群的截图,上面有人骂我说“真是让人脑洞大开”、“这智商,太可以了”、“真是笑死人了”。我老婆的朋友和同事也问她,“这个人是你老公吗?”“你老公真有才”、“你们有没有得到那50元钱?”我很委屈,我觉得我没错,我也没乱说啊。“现在我没心思上班了,所以把工作辞了。我也不敢出门了,举报函上面写的有地址,我怕他们找到我家来。”
我们知道,举报函是谢先生向有关部门反映食品药品或者相应服务的提供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一种方式,上面记载有谢先生的名字、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基于维护举报者的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作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严加保护,已经成为相关部门的一条“铁律”。
其三,我们有什么资格嘲笑谢先生?
作为消费者谢先生是比我们较真,可别说我们没见过或没吃过“旺旺雪饼”,但谁又注意到夸大其词的广告用语,长期以来我们着重在食品卫生,产品质量和功能是否可靠真实,对夸大药品疗效等方面比较注意,对于像“旺旺雪饼”这样的小食品关注度似乎不高,而经过谢先生我们才注意到这类食品的夸大其词的宣传还真不少。打到房屋汽车,小到家用电器和小食品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比比皆是。时间久了人们对于这样的广告常常一笑了之,少有像谢先生这样较真“傻子”。
说实话为了净化市场,建立有序竞争氛围,我们只叹像谢先生这样的“傻子”太少了!想一想被夸其词蒙骗的事情还少吗,也许现在嘲笑谢先生的就是曾经受害者,我们好意思对人家这样嘲笑吗?而不对夸大其词广告多问几个为什么!不对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加以谴责,只知道围观看笑话。
问题是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把问题看偏了,明明是自己糊涂却要说别人“傻”着实有点可悲!有评论说:这封“投诉举报函”的被公开不是一件小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反映当前举报生态的“晴雨表”。所以应该呼吁,究竟是谁透露了举报人个人信息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