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的一次同学聚会,大伙好像是在作婚后汇报。A同学说:“我们两口子平时不拌嘴,有气忍者着。”B同学说:“我跟老婆每周都得有一次吵架,那是必须的!”C同学说:“我老婆总是挑刺,我就给她一个耳朵。”......
其实大家都想表达的是“我们就这样两口依旧过得好好的。”那么,平白无故为啥讨论起这个问题?原来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是一对曾经让我们羡慕嫉妒的一对,
这是怎样的一对?
老公是我们的学长,叫闫辉,当初是学生会主席,也是校园有一号的人物,只要他出席的活动就少不了一群女生簇拥,小哥确实长得帅,关键他有一副好口才。
老婆叫翠萍,是我们的同班同学,出了名的校花,大一时接过不少平面广告的外活,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差,再加上自己有本事挣钱,很快就成了我们当中“小富婆”,有钱归有钱,可人家一点都不嘚瑟,还经常请着我们改善一下伙食,后来,广告公司嫌“翠萍”名字土,愣是给她起了艺名“蓝狐”,不过我们还习惯叫她翠萍,她也从来不介意叫什么“就是一个代号,叫什么都行。”
而闫辉和翠萍是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认识,彼此赏识,很快就成了最有名校园情侣,闫辉提前毕业,进了北大继续读研,之后他们俩人就在校外的一间咖啡屋见面。毕业后翠萍有一段时间去了深圳,有两年时间她和我们都没联系,再见到她,她已经成了一家广告公司老板,我们曾经问翠萍“这不是我们的专业,干起来顺手吗?”她说:“还好以前接触过这个行当,多少知道一些。再说现在什么不是在干中学。看看你们现在的工作,又有谁与所学专业对口?”
虽然翠萍的广告公司刚刚起步,不过人家一年之后就做的小有规模。人员也从原来的十几号变成几十号人了。这一年闫辉也读完了硕士,俩人正式进入了谈婚论嫁阶段。但就在这个时候两家对他们能否结婚都有了疑问。闫辉家是干部家庭,爸妈开始不同意他和翠萍继续交往,让他还是在家庭环境相当的干部家庭中选择对象。而翠屏的爸妈想的是我们高攀不起干部家庭,认为,既然选择了经商,还是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寻找对象,双方家长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俩人“不合适”
可是闫辉和翠萍不是这样想的,他们从来就没想各自的家庭环境已经自己目前生活状态,我们在一起没什么“不合适。”先是闫辉向爸妈喊出了“非翠萍不娶”。翠屏这边也没消停,也用“非闫辉不嫁”回应爸妈。好嘛,两边家长连个照面都没打,这俩人就“私定”终身了,居然还闹出了“非她不娶,非你不嫁”的感人画面。
功不负有心人,俩人终于走进了婚姻殿堂。虽然两方家长对这桩婚姻都保留着意见,但是年轻人的坚持也让家长们无计可施,只能互相道声“亲家好”。翠萍嫁进闫家后孝顺公婆肯定没的说,因为翠萍向来在人情世故上拿捏得恰到好处,所以在外人看来这一家人和和睦睦。
但是由于婆婆对翠萍抱有成见,还是给翠萍规定了别把商场那一套搬回家,翠萍记下了处处加小心,就怕那点没最好惹婆婆生气,可是来家里的客人也不都是“忆革命传统”的老干部,也有不少女士,她们当中有不少人知道,闫家媳妇过去做过平面模特,现在又为化妆品厂商做广告策划,就向翠萍请教时下适合自己化妆品,翠萍记得婆婆画出的红线,就说:“有机会各位阿姨有空到我公司来,到时我再一一解答。”可能是由于婆婆的客人关注度的转移,婆婆也不知道怎么就没头没脑的说:“怎么,还端起架子来了,不就是做个产品介绍吗,还劳各位大驾去你公司?”
“妈,您不是说过吗?.......”
“是说过,你就不会变通呀。”
可是客人走后,婆婆就说“今后我的客人来,你最好不要在他们眼前晃悠,免得你我都难堪。”原本还没事,接下来闫辉的一番话让翠萍感到不适,“这件事就是你的不对,你不是不知道,妈是个要面子的人,客人围着你转的时候,你让妈脸往哪搁。”
“你怎么这么不讲理。”
“讲什么理,那是我妈!”这一晚上翠萍住到了公司,她要好好想想刚才发生的事,以及今后在这个家里婆媳之间有发生矛盾之后的种种可能。当晚就拟好了离婚协议,并通知闫辉第二天就到民政局办理离婚。不知道翠萍当时在电话里怎么对闫辉讲的,闫辉按约定时间到了民政局,三下五除二就办了离婚。出了民政局俩人连个礼节性告别也没有,瞬间爱人变路人!
后记,
大伙不理解,曾经爱的死去活来两个人怎么说离就离了。或许这就是由爱生恨瞬间变化,内心无法自制的必然结果。
婆婆的问题在于,观念陈旧,多少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节拍,甚至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媳妇。把媳妇当外人,对已经成年人翠萍依旧摆出过了时的家长作风。过多的强调自身的存在感,却忽视了年轻人在当下的价值观。
媳妇翠萍问题在于,把工作中的非黑即白的思维逻辑,生搬硬套用在了家庭生活,让老公在婆媳之间选边是这样,在离婚这么大问题上也是这样。把“立刻、马上”用在了离婚上。我们强调在离婚问题上要“一看、二慢、三通过”翠萍的做法实在是欠妥!
老公闫辉的做法更是让人无语,尊敬和孝敬老人没有错,错在不问事实,以伤害老婆自尊为代价。在解决婆媳关系问题上,既没让矛盾软着陆,也没起到润滑剂的作用,在这方面闫辉基本上算个白痴。
但更主要的还是,翠萍少了些换位思考,这是解决婆媳之间有成见婆媳关系好坏最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就是理解!要想学会理解对方,首先应该做到懂得换位思考,不管婆婆是多么刻薄的人,相信都是可以感化的,然而翠萍在事业上是个强者,却在处理家庭矛盾简单粗暴,在处理婆媳关系上更是弱智!(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