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中国“最有钱”的城市?近日有了答案。北京、上海、深圳名列前三甲,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最有钱城市排行榜,深圳反超广州居第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或者叫“资金总量”,是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经济运行的结果,也是经济运行的动力之源。在中国,城市资金总量反应的不仅是自身GDP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跟这个城市在区域的辐射影响力紧密相关。
人们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广州会被深圳反超?因为“北上广”我们一直都叫的挺顺口,突然改成了“北上深”似乎有点别扭。据资料显示,在2000年的时候,广州的资金总量接近上海、北京,这也是“北上广”并列的基础。那时,广州一个城市的资金总量相当于天津、重庆、杭州三大城市之和,或者相当于两个深圳。但现如今,广州的资金总量仅为北京的三分之一,上海的一半不到,更是被深圳反超并逐渐拉下距离。对这样一个变化,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分析,广州相较其他三个一线城市资金增长缓慢,有几个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年广州的房地产市场比较温和,目前广州的房价仅为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的一半左右。因此沉淀的资金也相对比较少。由此我们得知一个城市是否有钱是由该城市房地产状态所决定的。
《第一财经日报》通过对各主要城市资金总量及增速的统计发现,2015年北京(楼盘)、上海(楼盘)、深圳(楼盘)仍高居前三,广州(楼盘)与深圳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增速方面,合肥(楼盘)、郑州(楼盘)、武汉(楼盘)、长沙(楼盘)等中西部省城和南京(楼盘)、深圳这几个沿海城市的增速名列前茅。
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28573亿元,比年初增加15248.7亿元。
上海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3760.60亿元,比年初增加13328.75亿元。
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总额57778.90亿元,增长15.6%,比广州同期高出将近3个百分点。去年股市火爆,受益最大的就是深圳。再加上深圳楼市火爆,资金总量增速也比较快。在总量方面,目前广州与深圳相差近1.5万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以房地产装门面“最有钱”的城市,即使在北京和上海你就一定会感到“最幸福”?答案是什么,不难得出,但是我们时常又被一长串的资金总量数字和“最有钱”荣耀搞得找不着北,因为这与百姓的幸福感南辕北辙。这不仅只有天空中撒欢的雾霾,还有疯狂的物价让我们腰包鼓了又憋了。换言之,财富的光环下包裹的众生相,才是一个城市真实面貌。所以有时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和上海城市里的人不会有太多的优越感,因为在这里或哪里人们并没有品味到应有的幸福。不久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与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周三(16日)共同发布的报告指出,丹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而布隆迪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国家。中国在这次评比中位列第83位,在菲律宾之后。从中人们知道这么一个理,经济强国即便是向美国这样超级大国到称不上“最幸福”所以反观我们“最有钱”的排名情同此理。
我们知道,城市的发展终究是为人民服务的,是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具体工作的综合反映。如果留意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些所谓“最有钱”的城市的街巷中生活着没文化、没地位、没背景,被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最底层的很多人,对于他们,或许人人平等听起来就像是个神话故事。
说到底“最有钱”排行榜,不过是这是个浮躁的社会,五花八门的城市排名表象,他所带来的只能是虚无的荣耀感和获得感,而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他们不得不隐忍他们在“最有钱”都市里过着寄人篱下日子。也许我们说到深处心会痛,因为“最有钱”不会直接带给人们幸福感,只有把“最有钱”转换成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实惠人们才能够有真正的获得感!(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