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lhw随意
hlhw随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4,804
  • 关注人气:5,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说“来日方长”为何难为了家长

(2015-09-06 08:09:53)
标签:

开学季

送红包

老师拒收

来日方长

杂谈

分类: ◆随意校评

 老师说“来日方长”为何难为了家长

文/随意

   
 

 老师说“来日方长”为何难为了家长

  开学季来临,虽然有关部门严令禁止老师收受红包,但还是有部分家长为此动起脑筋。近日,上海西区一名家长送老师红包被拒后,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让该家长陷入极度焦虑中。她绞尽脑汁地想“来日方长”的含义,并在朋友圈里求大家帮忙解读这句话。(2015年9月3日《新闻晨报》)
      让学生家长绞尽脑汁的“来日方长”其实不难理解说的是:未来的日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那么问题来了,当“来日方长”出现在老师拒收学生家长红包的说辞中时,也可解释为一种“将来有的是机会”的暗示。其实,这位学生家长正是在老师的“来日方长”中,意会出“让我以后再找机会单独送上礼物,还是老师安慰我,觉得红包完全没有必要”的两层完全不同的意思。

  实际上,“来日方长”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比较高雅的礼节性用语。可能因为人们变得急功近利,这个并不生僻的成语,从原来褒义上的展望未来,变成了更符合实际的“放长线钓大鱼”。若说成语有一个被约定俗成的过程,那么,一句本来足以让人宽心的“来日方长”,也可在现实语境下,让听者忐忑不安。这就如有些医院张贴的“本院不收红包”一样,可以把荒唐展现得理直气壮。尽管老师在拒收红包时说出“来日方长”并无不妥,但学生家长的过度意会也情有可原。如果按照目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校风气,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也是公开的秘密。

     老师的一句“来日方长”确实值得玩味。“来日方长”这个成语的字面解释是“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拒绝送礼又说出这样的话,大致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以后送礼的机会还有很多,暗指这份礼“薄”了。还有一种是老师提醒家长师生关系是一种长久的维系,送礼毫无必要,有婉拒的意思。其实要想知道老师的真正想法,有一个办法,就是看其他家长有没有送礼成功过,送的是什么。如果收了别人的而对自己说出“来日方长”的话,那么意思就很明显了,当然这种求证并不容易。

  再看现实,因送礼影响孩子的案例并不少见。去年9月份,哈尔滨依兰县高级中学的一名老师,因教师节学生没有给自己送礼物,在课堂上训了自己班学生整整一堂课。还骂出了“穷嗖、抠搜的、死德性……要你们这帮废物,你们咋那么没人性呢?”的话。经媒体报道引发网友热议。老师之所以敢如此公开发飙,想必是跟教师节送礼已成校园惯例,舆论普遍认可有关,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都收到了礼物,而自己没有,脸上挂不住了。这种情况虽然性质恶劣,但我认为还不是最严重的。

    真正可怕的是老师私下里达到一定金额的索贿受贿。从而对个别学生格外照顾,对另一些学生的冷眼相待。不管因此受到优待还是冷眼,学生心中对“公平”的理解都将被颠覆。而对贫困的学生而言,更会加深自卑,催生心理畸变。这种校园“潜规则”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创伤不容忽视。其实笔者并不赞同一刀切的方法来处理老师接受礼物,因为师生关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维系。在知识成本极高的时代,老师意味着知识的来源,师承关系甚至直接决定着读书人的前程。时至今日,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师生关系的本质仍在,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仍然很深。所以通过送礼表情达意是人之常情,比如刚刚提到的教师节礼物,就是普遍存在并且得到社会舆论认可的。

  有人提议对送给教师的礼物应该区别对待,送金钱或贵重物品涉及到贿赂应该严厉禁止。但是学一下发达国家,在有高线限制下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鲜花、贺卡,平时送一些有意义的礼品都应该被允许。保证送礼仅限于略表存心即可。事实上,当送礼成为家长心中认定的“潜规则”的时候,那些不愿收礼的老师反而有些尴尬,整个教师群体为部分师德不佳的老师分摊了舆论压力。

     现在看来不管做出什么样的规定,老师在拒绝礼品时,态度应该鲜明而坚决。别用“来日方长”搪塞,这样不仅能消除家长的顾虑,久而久之,拒绝的事例多了,“潜规则”自然会松动。别再以“来日方长”为难家长、为难孩子,也别为难自己了!(随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