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餐厅”四周不设围栏,享受餐饮服务的价格为每位8888元。看到“空中餐厅”被起重机吊着缓缓升空,不少围观市民啧啧称奇,纷纷举起相机、手机拍照留念,并感叹:“这是用生命在吃饭呀!”、“这吃的不是饭,而是刺激体验!”。(2015年07月24日 西安晚报)
“空中餐厅”早些时候或许人们还感生疏,不过从上海陆家嘴第一家“空中餐厅”人们就不陌生了,因为它太吸引眼球,之后南京、太原等地“分号”相继开业,但是随着“空中餐厅”的相继开业人们也多了几分担心,人们质疑它的安全系数究竟有多高?但随着那些走出“餐厅”的食客们脸上写满高兴和满足,赞叹道:“太刺激了,上面风很大,特别凉快,可俯瞰滇池美景。”人们又开始有些释然了。
目前,我们看到的“空中餐厅”都是一个模样,想必是出自同一个厂家,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产品它经过检验吗?到目前为我们没有见到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当然关于它的安全系数还不仅仅“餐厅”本身,包括缆绳是否符合承载强度,起重机是否完好运转正常;我们知道作为一家餐厅开业它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对防火,安全等方面严格验收之后方能正式开业,那么“空中餐厅”是否经过此类验收?再有就是那些愿意在飞机上滋事乘客,摇身变成食客,同样大打出手,是否等同在飞机上滋事接受行政处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这些食客是否都上意外保险,因为它毕竟是悬在空中,没有脚踏实地来的安全。
可惜的我们只看到对“空中餐厅”夸大其实的宣传,没有见到关于安全问题的任何官方解释,地方监管机构也静默不语,“空中餐厅”餐厅四周不设围栏,底部和顶部用钢架和透明玻璃制成,座椅已被固定好,并配有安全带。看配置就知道它存在危险性。难怪市民说:“这是用生命来就餐!”眼下各地的“空中餐厅”规模规格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起飞高度,有在20米的,也有30米的,甚至还有高度在50米的,看来有恐高症的连20米的都上不去就别提50米了。
“空中餐厅”不是我们独创,据资料显示,“空中餐厅”起源于比利时由两名比利时人提出,旨在让食客在任何理想位置就餐。凭借独特创意和名厨好菜,“空中餐厅”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一炮走红。
创始人之一戴维·吉赛尔斯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空中餐厅”的创意有点“超现实主义”,满足了人们对天空的向往。独一无二的就餐体验正是卖点。“空中餐厅”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整个结构是一个数吨重的金属吊架。通常,餐厅顶部装有顶罩、吊灯、音响、取暖、制冷等设备,下部金属平台上固定有餐桌和座椅。食客全部就位、服务人员就绪后,一台起重机会将整个餐厅抬升至50米的空中,远离地面的车水马龙。
据说“空中餐厅”由专人负责升降,如遇紧急情况,可在1分钟内降回地面。看来该操作手,要比选择飞机驾驶员还要严苛,因为飞机还有自动导航,可“空中餐厅”完全有人来操控,这个人的情绪瞬间变化都关乎食客们安危,那么这样操作者商家又是如何选定的?因为这个人不仅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否则就隐患无穷。昆明的“空中餐厅”餐饮服务的价格为每位8888元 ,这比上海陆家嘴的“空中餐厅”价格从人民币1888元、3888元至8888元(除了餐费外,还加收15%的服务费。)不等简化了许多。
可是至今人们的对安全的疑问无解。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空中餐厅”,在表现“超现实主义”,满足了人们对天空的向往的同时,的确存在太多安全隐患。我们不能总是出了问题再“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因为这些做法对那些已经失去生命人来说毫无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政府对“空中餐厅”不能静默不语,而是要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因为对生命的敬畏,比“新、特、奇”更加重要!(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