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京华时报记者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处获悉,今年年初在缅甸伐木遭抓捕的150余名伐木工人于昨日获刑,但并非网传的“一次性判处153名中国伐木工终身监禁”,而是150人获刑20年,2名未成年人被各判10年,1名藏毒者获刑35年。目前,中国驻缅使馆已向缅方提出严正交涉。(2015年7月23日京华时报)
众所周知,最近西南方向的缅甸不太安生,政府军同克钦独立军(KIA)战事正酣。而让国人关注的,是“153名中国伐木工被重判”如何被解救。
近年来,“缅北战火弥漫、中国公民躺枪”的新闻也并不鲜见。2009年,缅甸政府军同果敢地方武装发生冲突,造成数万边民越境进入中国;2013年初,缅甸政府军同克钦武装交战,曾经有数枚炮弹落入中国境内,也曾发生缅甸政府军越境枪杀中国村民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次缅甸政府“重判中国伐木工人”并非孤立事件,它与缅北战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缅北战事怎么又和中国伐木工人扯上关系了呢?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战争留给人们的经典名句。战争最重要的自然是后勤补给,最根本的也就是需要钱。而木材,正是克钦独立军仅次于玉石的重要收入来源。地方力量在这片土地上征税、颁发砍伐许可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缅甸木材的大宗出口,恰恰有近九成流往中国,玉石更是如此。中国人在缅北经营木材生意,同克钦独立军打交道,也早就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而且中缅两国山水相连,原本没有明显的地理界线。其中不排除一些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非法入境、没有工作证到缅甸做生意。
所以,中国伐木工在独立军获得的砍伐证,缅甸政府并不承认。这也就导致,每次缅甸政府军朝克钦独立军、包括缅北武装开枪,都会有中国公民不幸躺枪。因此,153名中国伐木工被重判,就与正酣的缅北战事撇不清关系。而且,缅甸政府军这次的攻势还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从克钦独立军手中夺取位于克钦邦帕敢的玉石矿脉。如果缅甸政府军切断了玉石、木材这两大收入来源,克钦独立军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也曾有人说“缅甸内部打得鸡飞狗跳与我何干?”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楼上那家整天打架又摔东西还嚷嚷着“杀人放火”,你家安能独善其身?由此可以见得,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真不是说说而已。中国真心希望缅甸尤其是缅北能实现和平和长治久安,这对中国百利而无害。
要知道,由于缅甸尤其是缅北和平至今仍遥遥无期,眼下它不仅成了“中印孟缅经济带”战略短板、也让云南省的“桥头堡战略”失去了作用。不仅如此,中国在缅甸投资的三大工程也因触碰了敏感的缅甸民族问题而停摆。或许接下来在解决“153名中国伐木工重判”的问题上,其难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是缅甸民族和解的难题,看上去一时半会儿也解决不了。因此除了“解救行动”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也难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可以说,缅北一日无和平,当地的经济发展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在当地的投资安全也无从保证。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是提心吊胆。
中国政府绝不会对这153名中国伐木工坐视不管。但是眼下随着2015年缅甸大选临近,缅甸局势还会有怎样的震荡尚未可知。此前来华的“和平女神”昂山素季又从中国得到了什么“锦囊妙计”现在都是个谜,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那些喜欢“没事找事”的西方政客跳出来搅局添乱,所以解救153名中国伐木工的“中国行动”绝非一马平川。也许是困难重重!(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