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桶挑战”接力一度很火,一向高调的陈光标不甘落后,在微博上发布了两段视频,显示他在0℃以下的冰水里浸泡了30分钟,并发起挑战:若有人超越他,就捐款100万,结果质疑声一直不断。最终,湖南性学泰斗文德元通过动物冰水浸泡实验,揭穿了其“冰水挑战”的把戏,陈光标近日首度承认造假。(2015年3月20日《北京晨报》)
关于陈光标冰桶挑战造假被曝光后,嘘声一片,这位慈善家的颜面被撕得粉碎。人们开始怀疑。既然可以把冰桶造假说成是“行为艺术”,那么以前的推挤如山的钱山,是否也有造假的行为艺术之嫌?陈光标少头条不是件稀罕事,因为他的慈善做法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尽管那些真金白银不会是假,可是他所传递出的慈善理念,总是那么另类,颠覆人们固有的认知。
所以伴随着陈光标的慈善越来愈多的娱乐话题也随之扑面而来,有人说他是扮演救世主,有人说他慈善太功利,甚至有人说他把慈善引进了偏门左道。总之陈光标的一路慈善总是争议相随。那么此番陈光标“冰桶造假”是不是就该抹杀他以往的行善行为,当然不能,只是人不知不觉会给这位“大善人”头上蒙上一层纱。于是有人开始质疑靠造假与表演支撑的慈善,是功利而虚伪的。
我们姑且不说此番造假是对慈善的亵渎,然而造假行为一旦被拆穿,慈善公信力严重受损已经是事实。去年的“冰桶挑战”风靡世界,这其中怎么会少了中国人,这其中又怎么会少了陈光标,然而陈光标真的出现了,他的出场果然与众不同,他是在0℃以下冰水里浸泡了30分钟而且还继续浇冰水,,并称若有人超越他,就捐款100万。陈光标近日终于承认造假,陈首善的“冰桶挑战”,果然是赝品。标哥这回可不仅是高调慈善秀了,简直是赤裸裸的魔术秀。不禁赞叹一声,“标哥,你玩儿得挺嗨啊!”承认造假,总比造了假还死不承认的好。但他竟然将其解释为—“带有夸张成分的行为艺术”。
这些年,陈光标以高调行善名世,不论是堆“钱墙”,还是让慈善秀漂洋过海来到纽约时代广场,都让他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这次却不一样,因为这涉及慈善的一个底线问题—诚信。在慈善活动中,能不能筹到钱,有没有人捐钱,都是顺其自然之事,非人力所能强求。但真实透明却是每一场慈善秀的应有之义。慈善本身是一场心与心的抱团取暖,若被欺骗染指,纵是心良意美,终是脱离了慈善的本意。
陈光标尽管可以说,即便我是造假,也是为了慈善呀。而且就陈光标造假一事而言,其所谓冰桶挑战,还容易给人以误导,挑战者极容易伤害到身体。陈光标是伴着争议一路走来的。是慈善家是演员在他身上不停的交换着角色。此番在文德元的穷追猛打之下,陈光标终于绷不住劲了,承认“运来的一大车冰块是真的,往我头上浇的小桶冰块也是真的,但桶里事先放了一半热水,温度在50℃左右”。其中陈光标还说起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细节:“刚进桶时,里面都是热水,我两腿烫得通红。大家看视频都以为是冻的,其实是烫的,实在是热得受不了。”这与“冰桶挑战”简直有如天壤之别。
我们都知道陈光标惯于标新立异,总要做些超乎想象之事,但无论怎样的任性、无厘头或异想天开都是有边界。作为公众人物的陈光标,更不能失守诚信为人的底线。“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最杰出的慈善家、中国道德模范、中国地震救灾英雄、最广为人知并深受爱戴的楷模……”如此作假,陈光标不仅形象自毁,同时对整个社会风气都有着负面的影响。
显然,如文德元所说:“陈光标先生必须对公众有所交代,通过媒体公开向网民道歉。”陈光标想以“行为艺术”过关,显然是低估了公众的忍耐力。固然,陈光标有许多让人仰视的善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失去公序良俗乃至道德法律的约束。也因此,若挽回自己的形象,真诚道歉、吸取教训,是陈光标唯一的选择。人们也许不会忘记陈光标的“冰桶挑战”一开始即被质疑,大是他当时接受采访时回应称,他会用吃冰块的方式证明自己没有作假。他表示,参加“冰桶挑战”的大冰块是从火葬场拉来的,为了规避那些常年干旱地区人们的不满陈光标还信誓旦旦的说“冰水将用于员工餐,”但最终他也没有按计划用作员工餐,而是冲马桶了。
真相大白之后人们还多了一份担心,成龙收回了裸捐的承诺,陈光标造假被揭穿后,是不是也会像成龙那样收回裸捐的豪言壮语?如果会人们又如何看待我们这位“大慈善家”呢?(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