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了解到,汶川抗震小英雄雷楚年涉嫌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印章案,11月3日在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案金额约46万元。(2014年11月4日《北京日报》)
这次庭审,在目前已经进入程序的案件中算不上大案要案,但它却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雷楚年这个在汶川大地震中救出七个同学的少年英雄,人们无数次看到他在演讲台上感动着别人。今天他却站在法庭之上接受法律的量裁。如果雷楚年被指控的涉嫌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印章案成立,那么他有可能面临10年的牢狱之灾。
但是现在就过早地给他贴上“阶下囚”或“罪犯”标签都为时尚早,笔者注意到有些媒体在寻找雷楚年的蜕变轨迹,试图从他身上隐藏的“恶”揭开谜底,事实上我们有些人又迫不及待的在进行舆论审判,有罪推定、先入为主了。但是短短仅仅数年,曾经的“小英雄”,现在却成了法庭上的犯罪嫌疑人,的确让人难表内心的纠结。
雷楚年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那年他才15岁的少年,他第一次感受到被掌声震晕,被光环砸昏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都难以自制,一个少年对于突起来的荣誉更是不知所措,实属正常。我们今天围观“小英雄”受审,反思是必要的。但试图还原其蜕变的整个心路历程,笔者实在觉得很荒唐。特别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所谓“胆子大”“调皮”“惹是生非”“学习差”他们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雷楚年,有人甚至用隐藏内心的“恶”,抛砖引玉,似乎有误导以他今天的“非”去否决他当年的“是”之嫌。
或许雷楚年之所以能成为那个勇于救人的模范,并非基于其总的道德水平超乎常人,而是在他人生命置于危险时,雷楚年比常人更多一份勇气罢了。因救人而一夜成名,对这种行为大力宣传,在当时的情形下一点都不为过,后来的上重点高中,是社会力量对于勇敢者的正面褒奖也无可厚非,别忘了汶川大灾后,那么多人死去不仅给灾区人民带来巨大的悲痛,全国人民的脸上也是愁云满布,有人开始怀疑奥运会是否还能如期进行?但当雷楚年们出现在火炬接力中,我们顿时感到汶川人民重新开始了明天的生活。如果这也算是“捧杀”或过度宣传,在笔者看来是十分必要的,在死亡面前能够挺身而出的英雄们给予最高奖赏难道不应该吗?
今天,雷楚天站在嫌犯的席位上,我们会感叹时间与雷楚天开了个大玩笑,也与关注他的人开了个大玩笑,今天的雷楚天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是导致雷楚年走向堕落,很大程度上,我们这种贴标签的思维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英雄常常得到明星般的礼遇说话好使,雷楚年昔日救人当然可以称之为英雄,但这不代表这个英雄是毫无瑕疵的。关于英雄堕落,之前我们还听说有缉毒英雄变毒枭,反扒能手变成了江洋大盗的新闻报道。
究其原因,问题在于有些人成为英雄,就认为自己有了一道“免死”金牌;围观者更以为他们今天是英雄,明天依然是英雄。雷楚年本人,也误以为自己拥有了这种神奇的力量,进而丢掉了淡定平和之心,从虚荣心始,最终到了铤而走险的地步。不仅他们自己忘记了自己是个普通人,我们也忽视了他们是个普通人。所以雷楚年今昔变化足以提醒我们,或者警醒每个少年成名者,应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光环,究竟是雷楚年自毁,还是我们引导不够他毁?似乎已有结论,英雄是一个社会的公共物品。一个社会提供这种公共物品的能力,既是社会品质的说明,也是英雄品质的限定。因此英雄横空出世不易,走好英雄路更难。所以,英雄一样需要众人帮,有高人引路。文/随意
|